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9日
名师讲堂

  
  李静,驿城区胡庙乡臧集小学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驿城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区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曾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并结项。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市、区级作文比赛和绘画比赛中获奖。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严中有爱,爱而有智”,深受学生和家长好评。
   如何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
  2022年语文新课标提出“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功能和定位”:“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一直努力积极探索“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阅读实践之路。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整本书阅读”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一、选择好书,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阅读一本书,要想做好,选书非常重要。课程标准、教材中推荐的书籍是中国经典、世界经典,或者是突出时代特征有着特殊教育培养目标的书籍。这些书籍具有普适性和指向性,具有非常明确的教育价值,这些书值得选读。其次是老师给学生推荐书目。老师海量阅读后,选择一些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促进他们思维发展的书籍。书籍的主题、难度和内容都应与学生的年龄、兴趣、阅读能力相匹配。当然学生也可以在“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原则下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感兴趣的其它书籍。
  二、给予必要的阅读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整本书,首先要确保学生课堂阅读时间,老师要上好三种课型。导读课,旨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必要的组织和指导,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教授学生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阅读中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提高阅读效果。然后通过讨论、分享、交流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及时进行阅读能力评估,促进阅读力的转化
  为促进学生阅读力向学习力的转化,老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定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阅读水平和进步情况,推动阅读力向学习力的转化,并为后续的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采用诸如朗诵会、角色扮演、阅读报告、读书笔记、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制定改进阅读计划。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思考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思维方式,从而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成长。
  通过这些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既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让他们发掘文本中的深层价值。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达成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