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4日
苗多:百岁老人闲不住
    老人性格好,和儿子、儿媳相处融洽。

    儿媳孝,老人乐。

    苗多老人在做手工活儿。

  文/图 全媒体记者 许静
  如果有人告诉你,百岁老人还能挣钱养家,你相信吗?西平县专探乡水泉汪村就有这样一位老人。
  日前,记者见到102岁的苗多老人时,她正在家和儿子一起做手工。虽然手脚不太麻利,但是老人说:“闲着也是闲着,我慢慢干,多少还能挣点儿钱补贴家用。”
  1 家有一老 如有一宝
  苗多老人看上去红光满面,慈眉善目。当记者问她高寿的原因时,老人朗声回答:“儿子和儿媳妇每天给我端吃端喝,从来不让我生气,我咋能不高寿?我感觉再活几年也没问题!”一问一答之间,记者不禁会心一笑。老人如同“老小孩”一般,言行中透着一丝顽皮。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很多百岁老人都有一个孝顺贤惠的儿媳妇。在屋里坐久了,儿媳妇王英梅搀着老人来到院子里晒太阳,并给老人梳起了头发。老太太一边享受着儿媳妇的关爱,一边闭目养神,听记者和她的儿媳妇聊天。
  提起自己为何对婆婆这么好,王英梅说:“婆婆没把我当外人,哪怕日子贫寒,她也始终把我当亲闺女待,我没有理由对她不好啊!”
  “记得1992年,我不慎摔伤,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婆婆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吃饭都是喂到嘴里,连我下床上洗手间都搀着我,有时直接端来便盆。我病好以后,邻居们都说我脸色红润多了。我直接胖了10斤,而婆婆明显瘦了!”
  婆媳俩这几十年处得像母女一样,没有隔阂。
  “我没有闺女,不把你当闺女,拿谁当闺女?”正在眯着眼睛打盹的老人家接过话茬说。
  2 命运多舛 饱经风霜
  老人的儿子王玉峰告诉记者,他的母亲年轻时受尽了苦头,父亲去世较早,母亲和他们兄弟4人相依为命,开荒种菜、养猪养鸡、编织渔网,日起而作、日落而息,可谓饱经风霜。
  苗多老人虽命运多舛,但她团结邻里,乐于助人,她家是邻里间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生活当中,每当看到邻居有困难,她都会施以援手。儿媳妇忙的时候,她会力所能及地干一些家务。她感恩社会的好,感念儿媳妇的好,从来不向党和政府提条件,也从来不对家人发脾气、闹情绪。
  王玉峰告诉记者,虽然老人跟着自己居住,但在外务工的弟弟们经常寄钱回来,节假日也会想方设法回来和老人团聚。
  穷苦人家出身的苗多老人总是教导儿子们要本分做人,勤俭持家。老人告诉记者,她以前讨过饭,后来孩子们慢慢长大可以帮她做农活了,她才回归正常生活。现在的生活比起从前,真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她没想到的是,曾经挨家讨饭、风餐露宿的自己,竟然能活过百年,并且过上了幸福无忧的生活。
  3 喜爱劳作 身体健康
  “俺婆婆很少生病,从前一有小病,她就自己炒点谷子(小米)伴着开水服下。说也奇怪,很快病就好了。有时候婆婆也会从地里挖些茅草根熬水喝,几乎没去过医院。”王英梅说,老人一天也不闲着,100多岁了还和家人一起手工制作渔网、渔具上的简单配件。
  听着王英梅的讲述,记者不由地想起这个村庄的名字——水泉汪村。好土生五谷,好水润万物。是不是这里的土地特别养人?或者这里的水是“长寿之泉”,能让人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当然,这只是记者的猜想。但这个村里长寿老人多,仅百岁老人就有4位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的水泉汪村因其独特的产业模式而闻名。该村村民从事渔网、渔具的生产加工,并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产业链条。这种模式不仅带动了水泉汪村500多人就业,还使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淘宝村”。
  4 生活简单 心态平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人生活简单,一日两餐,早上吃青菜、馒头,中午吃青菜、面条,晚上基本不吃饭。另外,老人还专门为自己配制了两种特殊的“保健饮品”,即两种茶,一种是鸡蛋茶,一种是馓子茶。
  或许是为了沾点福气,或许是也想像记者一样寻找“长寿秘笈”,乡亲们经常到苗多老人家拜访。有时,人们围坐在老人身边,被她积极乐观的精气神鼓舞,纷纷向老人讨要“长寿秘诀”。结果,老人还真总结出了一套关于长寿的锦言妙句:“心态好,儿媳孝,疾病绕道;多干活,少生气,阎王不理。”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世事喧嚣,庸人自扰,苗多老人的养生之道,对当下困于俗事纷扰中的世人也许是一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