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1日
那年粽叶飘香
  文/李勤
  端午节前后,文学群里和朋友圈里被这个话题的诗词歌赋充斥着,我也急不可待了。难忘的、飘香的、奶奶牌的粽子,熟悉的味道充斥着我的味蕾。40年前第一次和奶奶学包粽子的情景又浮现了……
  粽叶是自家玉米地里现成的玉米叶子,红枣儿是自家树上结的,花生是自家地里种的,糯米是用粮票换来的。奶奶泡上一碗糯米,我说:“奶奶这也太少了吧!咱们家人可多啊!”奶奶说能吃上就不错了。
  糯米不能泡太久,那样口感就不好啦!一切准备就绪,奶奶首先拿一个勺子,舀两勺糯米放进由两片粽叶卷成的漏斗里,我赶紧递过去三个枣儿,奶奶把枣儿埋进米里。我问奶奶:“为什么埋到米里呢?”“糯米煮熟后可与红枣味儿完全融在一起。”原来如此啊!奶奶用手把米压实,两片粽叶交替翻滚着把米包得严严实实,然后用棉线一圈一圈、一层一层地把粽子五花大绑起来,最后打个活结儿,便于吃的时候顺着线头拉开。看着奶奶两手上下翻飞,熟练地舀、压、缠、捆,仅仅三十秒就把一个粽子包好了。一旁的我急得摩拳擦掌。我缠着奶奶教我包粽子。奶奶接二连三地演示了包粽子的过程,我终于上手了。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粽叶制成漏斗形,舀米,我的手晃晃悠悠,结果第一勺米洒到了地上。奶奶没有怪我,只是说“粒粒皆辛苦”,说着把米一粒一粒捏起来,放碗里冲洗干净,再倒进盆里继续教我。第二勺就稳了,可是糯米好像不听话,往下滴答滴答落到盆里(奶奶有先见之明提前在我手下放一个小盆儿)。奶奶站在我身后,两只大手握住我的小手,手把手地教我,特别是缠绳子更需要技巧,缠松了米会跑出来;缠太结实了,煮时受热膨胀会撑断绳子,那样粽子就“走味儿”。本该是三角形的粽子被我改编成了多边形状。
  接下来我负责烧火,包好后的粽子被码放在锅里煮一个小时左右,听着锅里咕嘟咕嘟的响声,腾起袅袅白烟,再闷上一会儿,浓浓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
  那个年代,粽子对我来说是奢侈品,只有端午节能吃上,还不能吃尽兴,稍大一点的粽子是俩人一个。粽子吃完不用洗手,自己的舌头舔得干干净净,这个你可别笑啊!那年的粽子香飘四溢、口感饱满,令人回味无穷。又到粽子飘香的时候,可再也吃不到奶奶的味道了。
  长大后我才知道这粽子的清香,不正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所发出的芬芳吗?粒粒白里透亮的糯米象征着屈原干净纯洁的思想——出淤泥而不染;红枣儿象征屈原的拳拳爱国之心,一部《离骚》留给世人,让世人明白孰是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