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国富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蜡酒深斟,菖葅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无论身在哪里,端午节始终是我们不曾抹去的“乡愁”。
岁岁端午,今又端午。今年端午节,注重传统的我,提早一天就买好了韭菜盒子、糖糕和粽子。往年,粽子都是妻子在家自己包的,今年觉得麻烦,吃得也不多,就偷懒上超市买了两个黄米馅的。茶叶蛋还是按照惯例提前一天煮好放在小盆里泡着。时光似乎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记忆中,中国的很多节日总是和吃联系在一起,端午节也不例外。记得儿时端午节,母亲和姐姐会提前泡好糯米和红枣。她们麻利地把煮好的粽叶放在水里泡着,等端午节前一天再包。
包粽子的过程往往不会持续很久,我最期盼的是吃粽子和茶叶蛋。也不知道那时的粽子和茶叶蛋有多好吃,总也吃不够,一直延续至今。
端午节当天一大早,家里的大人会早早地把我叫醒,这时餐桌上早已摆满了煮熟的粽子、茶叶蛋,炸好的韭菜盒子、糖糕、油条等,粽子我吃不了几个,大人也不让多吃,说是不好消化。但是茶叶蛋没有限制,每次我都会偷偷装几个带到学校去吃。
有几年端午节,我会挑选两个大鸭蛋放在书包里,匆匆跑向学校。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同学们都来得很早,女生在一起要比比谁的香包精美,谁的五彩线漂亮。男生则热衷于一种碰蛋的游戏,就是两个人各拿一个鸡蛋或鸭蛋,用大头这面相撞,看谁的蛋最后才破。碰破的蛋自然要马上吃掉。等到上课铃声响起时,一些同学的嘴里还塞着没吃完的鸡蛋,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鸡蛋香味。老师来了也不会生气,笑着让嘴里塞着鸡蛋的同学快点吃完后上课。
如今,走在繁华的街道上,周围到处是卖香包和各种美食的,但端午节再也看不到有戴着小荷包、小笤帚和五彩线的孩子了。想起小时候,自己戴着小香包笑得傻傻的样子,感觉好遥远。现在的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各种口味的粽子让人眼花缭乱。可是嘴里的粽子却再也不香甜了,心里再也没有了儿时对端午节殷切的盼望了。
也许我怀念的,并不是童年的端午节,而是一家人聚在一起时的那丝亲情,一群小伙伴毫无猜忌的玩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