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静)“夏养三伏,冬补三九”,驻马店正骨医院一年一度的三伏贴时间又到了。
据介绍,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温补阳气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人体阳气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越升越旺,体内寒凝之气易解,此时运用补虚助阳药或者温里散寒药物进行穴位贴敷,有利于疏散体内深藏的寒邪,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达到预防冬季疾病频繁发作的目的。
驻马店正骨医院三伏贴选取有温经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中草药进行敷贴,相得益彰,扶正祛邪,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
三伏贴适用于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驻马店正骨医院精心配制的三伏贴多用于调理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和风湿骨病等疾病的防治和调理。
第一贴:伏前预热贴(7月5日~7月14日);第二贴:初伏贴(7月15日~7月24日);第三贴:中伏贴(7月25日~8月3日);第四贴:末伏贴(8月4日~8月13日);第五贴:伏后加强贴(8月14日~8月23日)。
成人:每次贴4~6小时,每伏贴敷的间隔时间为7天。儿童:每次贴0.5~2小时,每次间隔3天。
感冒发烧者,患有恶性肿瘤、皮肤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不适合进行三伏贴;患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对药物过敏,或贴敷前皮肤有损伤以及皮肤长有疱,阴虚火旺症状者都不太适合;食用了具有辛辣、寒凉的食物,如海鲜、辣椒、大蒜、牛羊肉、新鲜荔枝,凉菜、冷饮等也应尽量避免;吸烟、饮酒这类习惯有损阳气,会减弱药效。
贴敷之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或者色素沉淀,轻度瘙痒等属于正常症状。但如果刺痒难耐、灼热或者有疼痛感觉时,应禁止抓挠,可及时将贴敷取下。如果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建议及时就医。
三伏贴建议由专业医生进行贴敷,因为贴敷方法、时间等都有规定。此外,贴敷时忌辛辣、生冷、油腻等食品,避免受寒,贴后4到6小时不要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