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媒体记者 许静 图/见习记者 赵永涛
日前,当西平县盆尧镇镇长贾琳琳告诉记者该镇陈庄村龙堂村三位百岁老人比邻而居时,记者特别好奇,第二天便奔赴龙堂村,采访三位老人穿越世纪的人生故事,探寻她们横跨百年的“幸福密码”。
102岁陈冲:沟壑般的皱纹里藏着坎坷人生
“奶奶,您今年多大年龄了?”在陈冲老人家门口,记者看到一位中年妇女正在给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梳小辫,便急忙上前打招呼。
“不知道。”看到陌生人来访,老人家朗声回答,看上去有些戒备。
“您叫啥名字?”记者继续追问。
“不知道!”老人似乎不是很“友好”。
“那您早上吃的啥饭呢?”记者小心翼翼地问。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老人回答得斩钉截铁。
采访过多位百岁老人,如此有个性的老人记者还是第一次遇见。
正在给老人梳头的中年妇女是老人的儿媳妇张莲英。她赶忙接过话解释:“婆婆这几天心情不好,可能是昼夜颠倒所致,估计现在还在‘梦游’呢。”
“妈,您看,泮勋回来了。”顺着儿媳妇手指的方向,老人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意。
“俺妈活的年龄大,还不是因为有个好儿媳。”刚从田里浇水回来的三儿子张泮勋由衷地说。
老人生于1922年7月15日,名叫陈冲,今年102岁,育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如今已是四世同堂,一家人其乐融融。
女人本弱,为母则刚。张泮勋告诉记者,他母亲这些年爱发些小脾气,可他和张莲英从来不敢顶嘴。为啥?这还得从头说起。张泮勋的父亲53岁去世,那时候缺吃少穿,在生产队做活挣工分的母亲像男人一样撑起了一片天。1989年,张泮勋去湖北省十堰市打工,留下两个儿子张车杰、张军杰让母亲照料。不曾想,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竟把两个孙子都培养成了大学生,现在都有了不错的工作。“你说,俺母亲功劳多大,脾气能不大吗?”张泮勋笑呵呵地说。
提起母亲,不得不提张莲英。几十年的婆媳相处中,张莲英从不发牢骚,伺候婆婆任劳任怨。张泮勋说,前一天晚上张莲英还在给母亲洗澡,但是母亲突然变得很不耐烦,死活不脱衣服。好不容易哄着洗完澡了,母亲又把刚穿的衣服用水弄湿了。“她都100多岁的人了,我能和她计较吗?俺婆婆清醒时对我还是非常好的!”张莲英说。
从没饭吃到吃红薯干,再到窝窝头、杂面条、玉米面馍和小麦面馍,这些年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现在的生活不晓得多好!有吃也有穿。”一直不愿意说话的陈冲突然有点激动,说她能活到这个年纪,最主要的是赶上了好时代。
101岁陶款:忆苦思甜感恩新时代
相比陈冲老人而言,陶款老人慈眉善目,比较健谈。
“俺儿媳妇没让我吃过差的,牛奶、鸡蛋天天不断。”还没等记者开口,老人便主动和记者聊了起来。
陶款生于1923年7月28日,育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目前跟随大儿子张志叶居住,小儿子在新疆务工。两个女儿相继出嫁,张志叶的两个儿子都已结婚。采访时,老人的两个重孙子刚刚参加完高考。
谈及抚养儿子的艰辛,老人潸然泪下:“那时候吃不饱,我天天吃野草,吃得看到就想吐,留点儿红薯让孩子们吃……”
老人的儿媳妇陈翠兰告诉记者,婆婆脾气好、心态好,左邻右舍都知道。自从自己嫁入这个家,她和婆婆从未发生过矛盾。她和丈夫都感念婆婆年轻时受的苦,婆婆刚50岁时,她干脆让婆婆“下了岗”,不再去田里劳作。
“俺家的儿媳妇是村里最好的儿媳妇!”老人家感慨道。
“妈,您可别光夸我,咱村里的儿媳妇都很好!”听到了婆婆的表扬,陈翠兰有点不好意思了。
据陈翠兰介绍,老人的孙媳妇张凤霞待老人更好,她还经常给婆婆陈翠兰开玩笑说:“您对俺奶奶好,我对您也一样,让您活到长命百岁!”
“俺婆婆吃饭不挑食,最爱吃的是红烧肉,村里谁家吃酒席,我们都会给她带一些回来,现在年龄大了,不敢让她多吃。”陈翠兰说。
陶款的儿子已经74岁了,但他每次外出都必须向母亲请假。“俺娘要求我,去哪儿了跟她说一声,她心里踏实。”说话间,张志叶脸上洋溢着幸福。
谈及如今的生活,陶款跟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政策好啊,不仅买东西还给钱。”
陶款老人思维敏捷,口齿清晰,有幸倾听老人讲述一百年的故事,是极为难得的体验,而她想要表达的意思一直都是感恩新时代。
103岁李枝妮:幸福生活写在脸上
“奶奶您多大岁数了?”看着拄着拐杖过来串门的李枝妮,记者无法将她和百岁老人联系起来。
“130啦!”老人家不假思索地回答。
“不是130,是103岁。”李枝妮老人的儿媳妇杨凤兰连忙纠正。
杨凤兰讲了一件趣事:春节家里在外地工作的家人都回来了。孙子开玩笑地问老人“今年芳龄”,没想到老人回了一句“芳龄十八”,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俺家孩子每个月都给我洗几次脚。”李枝妮老人向记者炫耀道。
李枝妮老人有两个女儿和三个儿子。杨凤兰是老人的二儿媳妇,之前在漯河市一家工厂上班,现在退休在家照顾婆婆。
经过交流,记者发现,李枝妮老人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而且她特别爱笑。
杨凤兰说,婆婆年轻时不喜欢在家做饭,喜欢到处跑着做工。这一切源于自己的公公从前是个铁匠,婆婆跟着公公拉风箱,这一拉就是一辈子,也让婆婆锻炼得力气很大。
(下转A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