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08日
蒋保明:用匠心打造每一把提琴
    蒋保明在检查小提琴质量

  文/图 全媒体记者 康国富
  在当今这个追求产量、效率的世界,我们很难感受到所谓的“用心”。人们身上穿着流水线造出来的衣服,享受着机器带来的低差错与高效率,却错过了匠心的专注与坚持。一个人难得的不是行动力,难得的是一生专注地做一件事。人类之所以比机器更精彩,是因为人有一颗心。人有心,则有温度、有灵魂,所以人手做出来的东西,有用心地打磨、有体温的余热……
  山村里走出制琴匠人
  确山竹沟镇有“中国提琴之乡”之称,在这里有许多家提琴制作公司和工坊,每年生产超过25万把提琴,远销海外。提起竹沟镇的提琴。不得不提到王金堂(现为确山县手工提琴协会会长),以他为代表的一批制琴师傅赋予了这里新时代的艺术意义。
  20世纪8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确山县一批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机缘巧合下在北京某国营提琴厂做起了学徒,经过数年磨炼最终掌握了手工制作提琴的技术。
  2015年,在确山县政府招商引资政策的支持下,北漂的确山人回到家乡,开办企业、传承技术、反哺家乡,致力于发展提琴产业,在打造提琴特色小镇的同时,努力为家乡培养更多学习提琴的优秀人才,通过制琴带动学琴,真正让提琴产业走出去。
  然而,有一个制琴师傅没有扎堆在竹沟镇,而是另辟蹊径在县城一隅开办了个人提琴工作室,因为他追求的是“匠心”。
  蒋保明,确山县石滚河乡人,今年52岁。1993年,21岁的他背井离乡开启了“北漂”生活。“我家兄弟四个,我排第二。当时家里收入不多,生活比较困难。我外出打工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他说,你出去后,能不能挣到钱不说,最起码家里省了一个人的口粮。”
  来到北京后,举目无亲的蒋保明跟随同乡来到一家国营提琴厂做工。因为有学木工的经历,他在众多打工者中脱颖而出,仅仅两年,他就成了提琴厂首屈一指的制琴师。蒋保明精湛的手艺以及确山人特有的老实淳朴,使得提琴厂的老板格外器重他。
  蒋保明说,有一次,一个日本的提琴名师到提琴厂考查,琴厂老板推荐几名制琴高手现场分别制作一把琴。琴都做好并分别试音后,日本人只在蒋保明做的那把琴上做了标记,并单独邀请他陪同吃午餐。席间,日本人说,蒋保明制作的提琴和意大利大师制作的提琴难分伯仲,想高薪邀请他到日本做提琴,但被蒋保明婉拒。
  “我的手艺都是我老板兼师傅手把手教出来的,我永远都不能忘记师傅的教导。”蒋保明说,从那以后,他的师傅将毕生所学都传给了自己,也为蒋保明日后成为制琴名师铺垫了基石。
  只追求质量的匠人
  2005年,蒋保明在师傅的资助下,开始在北京单干。“当时是个小工坊,也没啥名气,制出的提琴全靠师傅帮忙销售,这才慢慢站住脚。”蒋保明说,小提琴是有生命的乐器,会呼吸、会生病、也能治愈人。
  器物有魂魄,匠人自恭谦,蒋保明一直很欣赏意大利人制琴的理念,他认为那是一种生活哲学。三百年前的意大利制琴师走进树林,仅依靠听觉和触觉,便知道哪块木头能做小提琴。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能感受到木头呼吸的制琴师傅。
  2018年,为响应确山县政府的号召,蒋保明将自己的提琴工坊搬回确山,他没有扎堆到竹沟镇的提琴之乡,而是在县城买了一套三层自建房,默默做自己的琴。蒋保明说,从自己开始单干的那天,他就给自己定了铁律——每一把琴都要细作,不追求量,只讲究质。他现在每年只做300~500把琴,这个数字还不够竹沟镇年销量25万把琴的零头。
  日本著名工匠大师秋山利辉在他所作的《匠人精神》一书中写道,“真正的‘匠人精神’——所谓‘执着’,就是对事情‘不放弃’;所谓‘不放弃’,也是一种‘思想深度’,进而淬炼心性,养成自己,唤醒每个人的一流精神。蒋保明就是秉承着这种匠人精神,近乎严苛地约束自己。
  走进蒋保明的提琴工作室,记者首先被墙上挂的央视《见证》栏目组采访他时拍摄的图片所吸引。他家客厅里摆的、挂的都是提琴,有成品、有半成品。身材微胖的蒋保明扎了一个颇具艺术家气息的马尾辫。和他握手时,记者感觉握的不是手,而是一块树皮。他的两只手掌上全是厚厚的老茧。
  蒋保明介绍,手工制作提琴的工艺十分繁杂,仅仅是制作琴头就需要14把刀,而且,琴身所需的云杉木、枫木都需要自然风干十年以上,才能制琴。
  纯手工制作中高档小提琴,考验着个人的耐心和细心。每把提琴制作成形,小到琴头、弓弦,大到琴盒、琴板都有严格的制作工艺标准,每个零部件的质量都关系到整个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在他的工作室内,记者看到墙上挂满了各种刀具、器具,操作台上还摆着尚未雕琢完工的琴板。蒋保明说,中高档的定制小提琴,特别挑木材,因为这会影响到琴的音质、存放时间等。他介绍,在意大利,有些人说小提琴制作需要三代人,爷爷辈存放的木材,一直要等到孙子辈才能来加工制作。一块好的木材,需要自然风干10年或50年以上,这样的木料在制作小提琴的时候,才不易变形,并且能更好地传递音色,如此制作出来的琴质量才会很好。
  在蒋保明家,记者看到屋内和院子里堆砌着很多制作琴板、琴身的木块。“这些都是我精挑细选买来存放着的,时间久的有二十多年了,短的也有五六年了。有很多是从意大利阿尔卑斯山上采伐的原材。”蒋保明说。“除了吃饭、睡觉,晚饭后遛弯,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室里泡着。别人觉得我们这个行当很枯燥,不如出去旅游、刷视频、和朋友一起喝酒聊天快乐,可对我来说,制琴就是最开心的事。”谈到早年间阴差阳错地进入制琴行业,从而改变一生,蒋保明表示:“其实不是我选择了小提琴,而是小提琴选择了我。”
  匠人要有匠人的定位
  已过知天命年龄的蒋保明,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期,他如今最大的乐趣仍是坐在工作台前,一刀一刨地精心雕琢,对于自己的生意,却不太“感兴趣”。“我不会去做管理、营销的角色,我希望把心思和精力只集中在提琴的制作上。”匠人以“技”养“身”,更以“心”养“技”,蒋保明怀揣着的,是一颗纯粹的匠心。从业30年来,蒋保明一直坚持,除了把最后的琴身上漆交给妻子外,每一道制琴工序都由自己完成,从来没有停止过,以此体现他对提琴制作艺术的挚爱和追求,更体现了精益求精、不断探索的工匠精神。
  真正的匠人从不涉足产品的销售、宣传,只潜心制作。多年来,蒋保明也是这样定位自己的。他制作出的每一把琴,都由他的弟弟蒋宝林负责销售。蒋宝林除了负责蒋保明提琴工作室的宣传和销售外,还兼任确山县手工提琴协会秘书长的职务,平时较为繁忙。
  说起自己如何涉足制琴行业,蒋宝林讲了个故事:2006年,他在银川某部服役,是一名二级专业军士。有一天,与部队文工团一个要好的小提琴手聊天时得知,这个提琴手相中了银川市某琴行的一把小提琴,但因其要价3万元,自己犯了难。蒋宝林告诉他,自己哥哥在北京开了一个提琴工坊,建议他试试哥哥做的琴。很快,一把提琴从北京邮寄到银川,那名小提琴手试着拉了几首曲子后便爱不释手了。他说这把来自北京的小提琴比琴行里标价三万的琴要好百倍。蒋宝林问哥哥,他做的这把琴卖给战友啥价钱?蒋保明说,让他看着给吧。结果那名小提琴手给了8000元。
  “当时我就震惊了,一把小提琴竟值我将近一年的工资。当即我就决定,放弃升三级士官,退伍跟哥哥做小提琴去。”蒋宝林退伍后,将几万元安家费全部投入到哥哥的工坊,两兄弟也约定好,匠人要有匠人的定位,今后哥哥负责做琴,弟弟负责销售和宣传。
  蒋宝林告诉记者,哥哥制作的琴大都是专业院团的提琴手订制购买的,最便宜的一把也要四五千元,贵的要十几万、二十几万元一把。蒋保明制作的提琴被业内公认为音色优美,穿透力强,而且古典优雅,富有灵性。“被演奏家所认可带来的满足感,是得奖远不能比的。”蒋保明说,让世界一流的演奏家收藏并欣赏他的琴,是他的一个心愿。
  “我们这一代制琴人会做琴,但不会拉琴,所以,我们都在极力培养下一代学拉琴。”蒋保明说,自己的大儿子毕业于哈工大,目前正在学习拉小提琴,将来自己准备将毕生所学都传给他。中国人都讲究传承,蒋保明希望自己传承给下一代的不仅是制琴手艺,更重要的是匠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