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艳峰与儿子闫锦程 全媒体记者郭建光
连日来,新蔡县一对父子骑行到北京的消息引发了人们关于梦想、坚持、恒心的讨论。
父亲闫艳峰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新蔡县红十字蛟龙救援队的一员。儿子闫锦程只有8岁,是新蔡县月亮湾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去年我和儿子就有骑行到北京的想法,因为去年夏天雨水较多,我多次参加抗洪救援行动,最终没有成行。”今年暑假,当孩子再次向他表达骑行到北京的想法后,父子二人一拍即合。
“因为是难得一次的骑行,我们没有按照最短的路线行走,而是尽可能地绕道去一些有意义的地方开阔一下眼界。”闫艳峰说,“第二天骑行到周口就突遭暴雨,考虑天气原因,我们索性就在周口停留,直到雨过天晴,我们继续赶路。”
闫艳峰表示,骑行途中多次遭遇阴雨天气,但孩子坚持按照计划骑行,看着儿子穿着雨衣雨中骑行,很是欣慰。“瘦小的背影、大大的心脏,从不叫苦叫累。总是能够按照既定目标到达目的地。这一点着实让我感动。”闫艳峰告诉记者。
阴天还好,雨过天晴,天气闷热,很多时候地表温度接近40摄氏度。骑行时,他们父子俩汗如雨下,浑身湿透。
从7月15日出发,到8月1日来到北京天安门,中间骑行的时间有12天,近一千公里。这对平凡父子相互鼓励,既领略了祖国的大好山河,也完成了属于他们独一无二的“长征”。
谈起此次骑行的初衷,闫艳峰表示:“作为一个只有小学毕业文化程度的父亲,我时常在想:怎样才能培养孩子有个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习惯。我只能通过自己的言行激发孩子,希望他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有毅力和勇气面对一切。”
“我就是那个愿意放下一切陪孩子疯狂的伙伴、战友和教练。我想培养一个有灵魂、有本领、有血性、有品德的孩子,在未来人生中始终做到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是闫艳峰在抵达北京后当天夜晚写下的一段话。
致敬每个奋斗的勇士,正是一次次超越自我的选择,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不再平凡。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