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26日
母亲的烤火盆
  文/王卫中
  在我记忆的宝库里,感情最深的“家具”就是母亲自制的烤火盆。
  1966年,我读小学一年级。初秋的一天,艳阳高照,我见母亲从家门前20米远的寨沟里挖出几盆黄泥倒在院内,然后从堂屋里找出两块麻袋片放在木墩上,用菜刀剁成寸把长,两手揉一揉,很蓬松,俗称“麻捻”。
  “娘,你弄这干啥?”我不解地问。
  “那个洗脸的搪瓷盆已修补了多次,烂得不能盛水了。我用它做个烤火盆,到了冬天,下雨下雪时,烤烤火,该多好呀。”母亲说。
  “咱有火盆烤火喽!”听母亲这么一说,我高兴极了。
  “以前,爷爷修建泥墙,是从地里拉土掺麦糠和泥巴,你怎么去沟里挖黄泥掺麻捻和泥呢?”我问。
  “黄泥越烧越结实,掺麻捻和泥巴比麦糠、麦秸都好,能防裂。”母亲回答。
  将黄泥块和成泥巴很费事,母亲用铁锨来回剁剁铲铲,上下捣腾数遍,用很大功夫,才把泥巴和得不稀不稠,黏黏糊糊。她先把破瓷盆放在地上,口朝下,按照先盆底后周围的顺序,一把泥一把泥地抹了半寸厚。到泥巴稍微硬实时,用酒瓶来回滚动擀光,等外表发白再翻过来,用同样的方法涂抹盆里面。母亲把烤火盆整得溜光锃亮,晒干晒透后,往堂屋门后边一放,等天冷了拿出来使用。
  这种火盆,拿来烤火比铁火盆好,沉重,脚蹬不翻,最大的优点是泥土传热不猛,不伤手、不伤脚底、不伤鞋袜。这种火盆,保暖保温时间长,即使火败好长时间了,火盆还是热的,虽不能烤脚但能煨脚,也可以把湿鞋、湿鞋垫等湿物烘干。这种火盆,烤火安全、省事、卫生。
  母亲性格善良温和,说话轻声细语,生活勤劳节俭,也很能操心。每年一入秋,母亲就提前从我舅家把烤火柴拉到家,因为我4个舅舅都开有木业铺,有做家具剩下的废边料、树根、树枝与锯末,保障俺家烤火柴绰绰有余。尽管如此,母亲对烤火柴仍比较节俭,不遇到下大雪或阴雨天,一般不生火。
  冬天的夜比较漫长,但因为有了篝火堆,寒夜变得温馨而平和。冬天下大雪,天冷难熬,人缩手缩脚。晚饭在身上增加的那点温度已经消散,离上床睡觉的时间还早,母亲才会燃起柴火,开始烤火。母亲先放一些刨花、软柴火引着火,再放些碎木条、碎木块或树枝,然后放上一个刀砍不动、斧劈不烂的老树根,因为它耐烧、持续时间长。
  刚开始燃起的火是“活火”,太毒,伴有浓烟,人不敢靠近。这时,患有支气管炎、最怕烟熏的母亲,不顾咳嗽,一边用手帕捂着口鼻,一边往里面添柴。孩子们唯恐被烟呛着,将身子后仰,或侧着身子,伸出双手,远远地烤火,双目眯缝,嘴唇紧闭,谁也不说话,只尽情地烤火,烤得浑身暖乎乎的,脸蛋红红的。
  母亲生着火后,便让孩子们快乐享受,很少一同烤火。有一天,鹅毛大雪下个不停,我喊了一声:“娘,你也过来烤烤吧。”
  “我干着活儿不冷,你叫上爷爷,领着你弟弟妹妹一块烤。”说完,母亲接着忙家务,刷锅洗碗。尽管她白天参加集体劳动很累,晚上也不舍得休息,不是纳鞋底、缝补衣服,就是纺花纺线。俺家的纺车破旧,噪音大,“吱咛咛、吱咛咛”响个不停。母亲干家务,她的儿女也不闲着,忙着烤火。父亲在公社供销合作社上班,很少回家,爷爷与我们兄弟3人及一个妹妹把火盆围得严严实实。母亲是制造温暖者,也是温暖的“逃避者”。
  母亲唯一的烤火时间,就是每日一大早。她经常一手掂着铁锨破冰,一手掂着婴儿拉的屎布片子去寨沟里清洗,双手冻得像胡萝卜一样,才会坐在火盆前烤烤手。
  烤火盆,不仅能取暖,饿了还能烤食物。过去,小麦、大豆等农作物产量低,唯有红薯稳产高产,是农民的主要食物。“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没有丰富多样的零食,家里栽的红薯,或蒸或晒,都吃腻了的时候,烤红薯特别有诱惑力。
  有一天,晚饭后不久,“娘,我又饿了。”妹妹说。
  “我猜,你是想吃烤红薯了。其实,我也想吃了。”弟弟说。
  “咱别的没有,就红薯多,烤红薯让你们吃个够。”母亲说完,挑了几个不大不小的长形红薯,在火盆里扒了个火窝,埋了进去。火煨熟的红薯比蒸的、煮的好吃。弟弟、妹妹抢着吃,我虽比他们大几岁,也馋呀。红薯烤到清香扑鼻的时候,母亲急忙从火堆里扒出,顺手拍拍灰尘,公平公正分配。我们不等红薯皮剥净,就直接用嘴啃,一边吃一边擦,一不小心就成了大花脸。我与弟弟妹妹谁也不笑话谁。
  烤火盆既是取暖与烤物的一种工具,也是增进人际关系的桥梁。在物资匮乏时期,农村烧柴不充足,一般情况下,来了客人抓把柴火烤烤火,是一种热情的表现,饱含温暖、温馨、温情。因为我家有不断火的火盆,邻居都乐意来串门。他们在火盆旁边,你一言我一语,谈庄稼收成、谈柴米油盐、谈孩子,好不热闹。
  今天想来,我们兄弟姐妹4人能够健康成长起来,母亲的火盆功不可没。
  如今,党的富民政策给群众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农村很多人冬季取暖都用空调了,再也觅不到泥火盆的踪迹。四五十年过去了,母亲也去世将近20年了,我们兄弟姐妹4人各奔东西,很少聚在一起。每到冬天下雪,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母亲用泥巴制作的烤火盆,心里暖暖的、痒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