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总有一群人让我们铭记不忘,总有一些感动让我们内心敞亮……即日起,本报开设《天中光荣榜》栏目,展示投身驻马店建设的各行各业代表,在全市上下凝聚起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美家乡的磅礴力量,为进一步推进驻马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黄伟 (资料图)
认真检查车辆 文/图 全媒体记者 刘金霞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满城市,奔跑在各条线路上的公交车便已载满乘客,开始了新的一天。
交通之于城市,如血脉之于身体。在驻马店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上,文明、绿色、时尚、畅通的城市公共交通是全市人民引以为傲的亮丽名片。
作为驻马店公交的领航人,市公交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伟为企业发展倾注了24载心血和精力,公交事业对他来说是一份情怀,更是一份责任。
改革创新 公交驶入“快车道”
一组数字或许能反映黄伟2000年履任驻马店市公交公司负责人时企业“满目疮痍”的情景:正科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200人,运营车辆136台,运营线路15条,车辆承包人三天两头集体上访,服务质量广为社会诟病……为此,黄伟内心难以平静,一个大胆的思路开始在他的心中酝酿:打破铁饭碗,实行股份制改革,激发公司活力。
然而,改制困难多、压力大,导致他严重脱发、耳鸣、失眠。治疗期间,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不得不在办公室里边输液边工作。经过一年半的不懈努力,公司于2006年由事业单位改制为非公企业,组建了驻马店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在黄伟心中,城市公交永远是公益性事业。他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化解发展困境,替政府分忧。他不顾家人的反对,率先拿出自家房产到银行抵押,并影响带动公司职工积极融资建设公交基础设施。最终,公司成功筹措资金近3亿元,迈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如今,驻马店市公交公司实现了集团化经营管理,下辖独立法人子公司15个,业务范围涉及10多个领域,提供2500个就业岗位,拥有各种城市客运车辆1808台,公交线路90余条,年运送乘客1亿人次,乘客满意度98%以上。
一个几乎走到崩溃边缘的公交企业,在他的带领下,成功摘取了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绿色出行创建达标城市”和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的桂冠,并多次获得“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河南省双拥共建示范单位”等50多项荣誉,为中小城市公交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专注服务 公交更有“温度” 一座城市,建筑是外套,环境是容貌,通达的交通则是骨架和脊梁。近几年,我市公交改革、体制转换焕发活力,群众出行越来越便捷,城市生活“含金量”越来越高。
为改善县城居民出行条件,黄伟把市区公交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向下辖各县复制推广。目前,公司投资建设了平舆、遂平、确山、汝南、新蔡、泌阳、上蔡7个县公交公司,共开通公交线路50余条,投入纯电动公交车565辆,有效解决了之前县级公交服务水平不高、群众出行不满意等问题。
车厢虽小,却传递着公交人的温度。黄伟始终坚持公交票价投币1元、刷卡8折和1小时内免费换乘的优惠政策,在市区先后实施了60岁以上老年人、中小学生及护送家长、现役军人、公安民警、残疾人、消防救援人员等群体免费乘车的惠民政策,免费乘车人数占总乘车人数的75%以上,大大提升了市民出行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解决家长接送负担,缓解交通拥堵,倡导绿色集约出行,目前市公交公司已在市区10多所学校相继开通65条通学定制公交专线,为近5000名学生提供了从家到学校的“一站式”公交往返出行服务,车辆准点率100%,学校周边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善。高品质的通学定制公交服务赢得广大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不仅如此,近年来,黄伟还主动提出开展双拥共建、扶困助学、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的公益活动,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00余万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驻马店城市公交从最初步履蹒跚到如今快速发展,黄伟用坚韧开拓、锐意创新和辛勤汗水铸造着960万天中人的“公交梦”,践行着“公交为民”的铮铮誓言。他先后获得“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第四届全国运输服务风范人物”“新时代公交榜样人物”“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南好人”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