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五宜:
1.宜早睡早起
中医提倡顺应自然节气早睡早起,以适应秋天收敛的节气特点,早睡可以顺应阴精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可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一般来讲,晚上11时前入睡,早晨6时左右起床较为适宜。
要注意的是,起床时尽量不要太猛,而应躺在床上,用5分钟的时间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否则会导致血压突然变动。
2.宜多食汤粥
中医养生学家提倡在秋季每天早晨喝粥。秋分时节,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喝些热药膳对身体很有好处。
粥中可加入莲藕、荸荠、百合、银耳,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作用。
3.宜户外锻炼
秋高气爽,气温适宜,正是户外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可适当增加平缓的户外有氧运动,如打八段锦、慢跑、快走、打太极拳、练瑜伽等。
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循序渐进,避免大汗淋漓。
4.宜戴好帽子
秋分之后气温明显下降,要注意头部保暖。
外出时最好戴帽子,洗头时用水要比平时热一点。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可以肚脐热敷,驱寒助阳。经常用艾叶水泡脚可以温阳散寒,改善四肢冰凉的现象。
5.宜疏肝理气
进入秋季,肺金当令,肺的肃降功能增强,而肺金克肝木,故而不能忽略养肝、疏肝。
平日,可用双手掌心贴于期门穴,顺着肋骨缘往两侧章门穴摩擦。摩擦约120次,以舒适、发热为度。
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章门穴在侧腹部,取正坐,屈肘合腋,肘尖所指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秋季养生四不做:
俗话说:秋分不养,一年白忙。做好秋分养生格外重要,要注意4个养生禁忌。
1.忌经常熬夜
秋分时节,阳气收敛,阴气渐盛,经常熬夜,容易伤及人体阳气。
2.忌大量运动
积极运动可以放松身心、消除抑郁情绪,但秋季运动总体上应该以“收”为主,尽量避免运动量大、出汗较多的运动,以免损耗阳气。
3.忌大喜大悲
受气温和光照影响,人们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如悲秋、秋愁。所以,秋季养生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
4.忌冻三部位
民间素来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不过身体有3个部位不能“秋冻”,那就是头部、腹部和足部。
(来源:养生中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