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辉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有一句话:“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只要我们想活得纯粹一些,孤独和寂寞就会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独自徘徊在汨罗江边。中国这位第一个品尝寂寞人生的诗人,面对内忧外患的楚国,“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世间最苦最难的,莫过于坚守一份理想、莫过于坚持一份情操。屈原选择的,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没有过了这道坎?生的诱惑太多,死的决断太难。而只有执着于一份理想和情操的人,才会于毁灭中永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看似悠闲淡然的陶渊明,有谁曾听到他心底的喟叹?身处乡野,远离俗世,遗世独立。与这种决绝的选择相伴的就是必须要面对深度的寂寞。坚持当一个隐士,谈何容易?你要与现实对抗,你要适应无人认同你的理想,你要面对贫困窘迫的生活。灯烛之下,陶渊明捧读古书,颜回、黔娄比他更寂寞、更贫穷,却依然坚守自己的志向。于是他选择每天与他们对话,找到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人一月一影,说是三个人,其实还是一个人,陪伴李白的只有孤独。“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并不缺同饮的朋友,可是他还是愿意一个人月下独酌,愿意一个人独享寂寞时光。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被贬黄州,白天他足不出户,只有晚上才一个人悄然出门,在如水月色下独自散步。月朗风清下,天地间是如此安宁美好,只有在这种时刻,他才能稍稍忘却心中的恐惧与伤痛。一天夜里,他信步走到了长江之畔,伫立江边,静听涛声阵阵。远处,一钩残月斜挂在梧桐树梢。忽而,一只受惊的孤鸿从云中飞出,在江岸树丛盘旋良久,却终究不肯择枝栖息,最后悲鸣一声,飞越江水,轻轻地落在了江心那片寂寞的沙洲之上……孤高如许,寂寞如许,那又如何?他终不肯与小人同流合污,终不肯将就人生。
天地悠悠,古道西风,每一个踽踽独行的身影是寂寞的,也是坚定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每一个漂泊的灵魂都是凄苦的,也是丰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