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实验小学南区
五(13)班 黄梓乐
从我会说话那年起,姥爷就教我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时,我还不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每次吃饭前姥爷都让我把它背一遍。后来,我慢慢长大了,姥爷就告诉我:“粮食是农民辛苦劳动换来的,我们不能浪费,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把碗里的米粒吃干净。”
记得有一次,我在吃鱼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块儿鱼肉掉到了地上,我想都没想就准备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没想到姥爷抢在我前面把它捡起来,洗了洗准备吃下去。我一看就大叫:“姥爷,这样很不卫生的,不要吃了!”没想到姥爷冲着我大吼:“好好的一块儿肉,扔了多可惜!你知道这块肉买来要多少钱吗?”姥爷可是从来没这么大声对我讲过话的,从那时起我就再也不敢浪费粮食了。
姥爷的节俭不仅表现在节约粮食上,还表现在平时的生活细节上。“洗菜的水别倒了,待会儿可以冲马桶;这把椅子腿断了,我修一下还可以坐……”在我家,常听见类似的话,这都是姥爷节俭的表现。在他的房间里,有各种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小玩意儿……那真成“废品回收站”了。
姥爷的节俭不仅让他学会发明创造,也在无形中影响了我们全家。
(小记者证号:24001529)
(指导老师:魏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