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秋鹏
栾树的秋
“栾栾如兹,其叶湑湑。”没有乐师指挥,像独自拉一把小提琴,栾树从夏至秋,至如今的初冬,她挂满蒴果的细枝整日在空气中泠泠铮铮地响,像独自轻吟,又似在对天地诉说。
她站在公园的道路两旁。我因贪恋她那被秋色晕染后的身姿而心驰神往。
我无法阻挡自己走向栾树的脚步,鸟类也无法阻挡栾树撑起那片如梦似幻的天地,大半个天空亦无法拒绝那满树由青绿、金黄与胭脂红交织的色彩。
对她的期许已从心底悄悄地蔓延至眼眸——你为何还不靠近她呢?我已醉得一塌糊涂,在这栾树下的光影里。
今天的陪伴,如同往昔的许多日。白天的十二个小时,几长缕暖阳晃悠,几场次雀鸣上演,行人匆匆而过,很得体;晚上,先是路灯下的抱紧、迷离,后是星光在枝头旋飞、弥漫。
我已不想挣脱这单独相处时雍雍熙熙的氛围,不想把这静谧的时光拿去远处进行交换,不想在冬的凌冽的催促下匆匆离去。
我只想守着栾树的秋,如同守着一个悠长而美好的秘密。
花大姐
在园子的角落,一棵椿树宛如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时光之中。它茂密的枝叶向四周伸展,如同一把撑开的绿伞,为周围的小生灵们遮风挡雨,营造出一片独属于它们的好天地。
今年,就在这棵椿树的怀抱里,一只孤独的花大姐(做学问的人叫它斑衣蜡蝉)像不知疲倦的少女,从春天轻盈地飞舞到秋季。它那身斑斓的外衣,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梦幻般的光泽,恰似被裁剪下来的天边晚霞。它每一次振翅,都像在空气中画出一道绚丽的彩虹,展现出一种动人心魄的美。它是这小小世界里的仙子。
瞧,它又飞起来了:一个微小而晶莹的东西在浮游,像偶然遗落在尘世的星辰碎片,然后,消失在光影交错的世界里,让你忍不住怀疑自己真的看到过它。俄而,它又像玩够了捉迷藏,再次闪现出来,粉墨登场。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它的美让四方纯净明亮。
此时,它无声地落在我眼前的草尖上,像是给予蕴藉的一点抒情。而一旁,一片叶子追下来,仿佛柔声的问候。可瞬间,它又像是被叶间的故事召唤吸引,飞至椿树的高枝上。
时光一圈圈微小的涟漪被花大姐染红。远方似乎有一场欢呼的风暴隐隐而来。
红高粱
七千亩红高粱在秋风中摇曳,在老王坡岁月的河畔高歌。
除了当地的百姓,没有人能洞悉它们的灵魂。盛夏千秆绿,当秋万穗红,那些深藏在谷穗中的生长故事,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年复一年,红高粱留下了闪光的足迹和千百遍的回声。
我在这无尽头的田野中沉默着,如穿越陈列新旧农耕时光的长廊,寻找过去,审视今天那一抹抹的红。
沉甸甸的高粱穗仿佛无数火种,在秋日的暖阳中跳跃。放眼望去,大地的馈赠,如此醇厚芬芳,尽展风华。
拥有了这多灾多难中相伴的高粱,最具人间烟火气的作物,回首过去,中华五千年的农耕,比任何一条记忆的长河更真实,更有细节。向前看,我也说不准在幽幽的未来,一株高粱将怎样更加情动八方。但在一切繁华里,高粱沉思的穗语总能唤醒记忆,让我们听到古老的歌唱,复现最感动的凝望。
伫立老王坡,天空高远,高粱激扬人间滚滚红尘,热烈、温暖,溅射庄稼人的眼中,落为点点星光。它们与这片土地构成如此紧密的联系,这是田园梦里神明的光亮。
在老王坡,高粱创造的火红日子,一遍一遍在生命中穿梭……我不得不用润过朝阳和月辉的嗓音,吟唱出心中的爱意。
很多时候,在喧嚣的宁静中,我的手轻抚高粱,想让它感受我的体温,因为这个体温来自农民的父辈,来自这千年的田野。
在这里,为什么总是写不尽归来,为什么总是不愿离去?这片田野上,我们和粮食都把自己沉淀得更加深沉,我们之间的深情如满坡高粱的叶子密密交织。
老王坡的大怀中,一片高粱抱着我们的小村庄,从晨曦中醒来,又在夕阳中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