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2日
遂平:历史的低吟与今日的辉煌
    遂平县丹朱雕塑

  文/图 全媒体记者 李贺建
  遂平,自古以来就承载着无数传奇与辉煌。
  遂平,古称房,是房姓的发源地。西周时期,遂平被称为房子国,这里曾是诸侯争霸的重要舞台。而到了春秋后期,它又被赋予了新的名字——吴房。这些名称的变迁,如同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遂平在不同时期的辉煌与沧桑。
  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遂平再次成为历史的焦点。那一年,唐朝名将李愬率领大军,雪夜攻入蔡州,成功平定了吴元济的叛乱。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李愬的英勇与智慧,更让遂平(当时隶属蔡州)这个名字响彻云霄。为了表彰李愬的功绩,唐宪宗敕改县名为遂平,寓意事事顺遂、天下太平。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遂平,早已褪去历史的尘埃,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新时代的篇章。无论是繁荣的经济、发达的交通,还是丰富的文化、美丽的风景,都让人对遂平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向往。
  走进遂平,仿佛走进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卷。这里既有古老的传说和遗迹,又有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和人文景观。它们相互融合、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遂平独特的魅力。
  文化厚重
  在遂平,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你可以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聆听那些被岁月沉淀的故事;你可以走进博物馆和纪念馆,了解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你还可以品尝地道的遂平美食,感受那份独特的味蕾享受。
  在这里,魏子猷,这位中国古筝大家、著名传统民乐大师,用他的智慧和才华创作了《渔舟唱晚》和《百鸟朝凤》这两首家喻户晓的古筝作品,为中国的民乐艺术增添了无尽的光彩。
  遂平还是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的故乡。他的艺术成就和贡献,使得豫剧这一地方戏曲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和发扬。
  书画大家魏紫熙出生于遂平,他是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之一。新金陵“五老”(即傅抱石、亚明、钱松喦、魏紫熙、宋文治)之中,魏紫熙是唯一的北方人。
  遂平的文化渊源不仅来自这些杰出的文化人物,更来自这片土地上丰富的民俗文化。女娲文化、房姓文化、围棋文化、王祥卧冰“孝”文化、大铜器文化等,这些响当当的文化名片,共同构成了遂平独特的文化魅力。
  特别是女娲文化,在遂平有着深厚的传承基础。这里流传着丰富的女娲神话,如女娲造人、补天、兄妹成婚再传人类等故事。这些故事以地方传说、民间谚语、民间歌谣、民间小戏等艺术形式广泛传播,使得女娲文化在遂平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围棋文化也是遂平的一大特色。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中国是围棋的发祥地,而遂平则是围棋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之一。在这里,流传着“五帝”之一尧的长子丹朱与围棋文化结缘的传奇故事,从而使遂平成了围棋的故乡。
  此外,遂平还是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王祥卧冰求鲤救母的传说地。这个经久不衰的“孝”文化故事,不仅彰显了遂平人民的孝道,更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大铜器文化也是遂平的一大亮点。这种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打击器,不仅展示了遂平人民的性格,更成了遂平人的图腾。2014年,大铜器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遂平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底蕴犹如“遗传基因”,传导给一代又一代。在这里,文化巨匠们汲取着家乡的营养,创造出璀璨的艺术瑰宝。
   红色沃土
  遂平县有两处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地方——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与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的生动案例。
  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一座占地500多平方米的纪念馆,静静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纪念馆包括前后2个院落,前院是展览区,8个展厅依次排序,从国家危亡关头受命,到驰骋大江南北,再到开辟河南敌后战场,每部分都记录了革命先辈和遂平人民在嵖岈山这片热土上建立的丰功伟绩。这里展出的38个版面、大量历史照片和资料,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却激情燃烧的年代。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成立的第一个人民公社的见证。它不仅是近现代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内的藏品以公社时期文物为主,辅以民俗文物,通过《公社发展史》《遂平民俗》《今日遂平》3个陈列,生动再现了当年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场景。623套1883件馆藏文物,如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让人们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辛与奋斗。
  这两处文化资源,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遂平县依托这些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游客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还能领略嵖岈山的自然风光,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红色旅游的兴起,带动了周边住宿餐饮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长足发展,为老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
  然而,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非一蹴而就。遂平县在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旅游产业的升级。他们坚持“旅游兴镇、产业强镇、文化名镇”的发展战略,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加强规划建设,让红色文化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水润山青
  从地图上看,遂平县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伏牛山的余脉与广袤平原的交界之处。这里,不仅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伏牛山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嵖岈山的雄奇壮美,也有汝河、奎旺河两大河流如绿色丝带穿境而过。2021年,嵖岈山风景区荣获全国首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进一步彰显了遂平县在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上的双重魅力。
  遂平的美,不仅局限于山川的壮丽与景点的繁华。新时代,遂平县积极响应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以高标准改善城区水环境为目标,进行生态水系建设。
  遂平县立足县情水情,巧妙地将水系建设融入城区建设总体规划。以生态水系建设为纽带,实施“三河共治”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建设河道拦蓄节制工程,实现了汝河、奎旺河、玉带河三河相互贯通,构建了一个生态循环发展的新水系。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改善了水质,提升了河流的自净能力,还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
  在“以水润城、依水绿城”的理念指导下,遂平县高品位打造生态水城、大美遂平。沿河而建的生态公园、亲水平台、休闲步道等公共设施,让居民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活力。玉带河作为新城区的重要河流,成了连接新老城区的绿色纽带,为城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嵖岈山的巍峨与“三河”的柔美,共同构成了遂平县独特的自然景观,而生态水系建设的推进,更是让这份自然之美得以更好地展现与传承。在这里,可以看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可以听到潺潺流水、啾啾鸟语的和谐乐章,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