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遥驼
日前,工信部公布《2024年5G工厂名录》,荆州共有7个项目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这些项目涵盖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纺织业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荆州在5G技术应用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方面的深厚底蕴和强劲实力。
国家级5G工厂,荆州何以领跑湖北省?日前,在第三届地市媒体融合创新项目分享暨百家党媒看荆州主题采访活动中,来自全国近百家媒体的新闻记者共同走进荆州5G工厂寻找答案。
在荆州市衡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塑料制品部生产车间,只见一块块显示屏沿着生产流水线依次排开,产品的生产要求和标准都详尽地显示在屏幕上,只需要通过显示屏向研发、生产、物料等各环节发出指令,后端工作人员便可以按照指令完成机械化操作。
“5G技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转化为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品质的‘黑科技’。”该公司信息部项目经理黄琪介绍,使用智能云平台后,衡德实业产能提升了12%,物料损耗减少了41%,次品率降低了37%,流水线运转效率提升约53%。“凭借完善的5G+工业互联网应用体系,企业在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成功入选行业典型案例。”
在荆州,像衡德实业这样的5G工厂并非孤例。菲利华通过布设5G专网,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调整;信义工贸紧紧围绕自动生产线不断开展技术攻关,加快设备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荆州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G工厂快速发展的背后,是荆州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坚定步伐。
近年来,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支持一批”梯度培育思路,荆州围绕主导产业支持有基础的企业建设工厂级、车间级、产线级5G工厂,打造装备制造行业以“美的系”为代表、医药化工行业以安道麦为代表、轻工建材行业以万华禾香为代表、纺织服装行业以红叶针织为代表的5G工厂样板。
同时,荆州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链式转型典型案例,分别给予不超过50万元、20万元的奖励;鼓励龙头、链主企业对链上企业共享技术、平台、供应链等资源;支持龙头、链主企业出台激励措施,从链上企业改造中的良率波动容错和改造后产能提升消化等方面入手,实现以大带小的链式转型。
截至目前,荆州共有110家企业签订转型合同,其中82家企业已完成或正在实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