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全媒体记者 熊国森
眼下,正是大葱收获的季节。在新蔡县黄楼镇鲁庄村大葱种植基地,数百亩大葱一望无际,长势喜人,呈现出一派郁郁葱葱的丰收景象。
一台大葱收割机缓缓前行,两侧的机械臂精准地探入葱丛,将大葱连根拔起(如图)。机器的传送带上,泥土簌簌落下,大葱被整齐快速地整理成一排排。100余名村民精心地分拣大葱,熟练地用红塑料绳将大葱打成捆。一辆辆货车穿梭田间,几名村民把一捆捆大葱装满车,经过加工后运往外地。
“我家流转5亩土地,每亩1000元。平时在这里打打零工,挣钱顾家两不误。”50多岁的刘金字笑着说。
“在这里干活的都是附近的村民,年纪都比较大,按一小时20元钱结算,完工后当场发钱,从不拖欠。”收获现场,一名工作人员拿着小本子逐人登记,另一名工作人员挨个发钱,拿到钱的村民个个喜笑颜开。
“我们大葱种植基地今年流转了380余亩地,大葱主要销往兰州等西部地区。今年的大葱长势好、价格高,每亩地产量可达6000公斤,按每公斤2.4元算,刨除成本,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合作社负责人邹贺领告诉记者。
“以前收割大葱主要靠人工挖,费时费力,现在有了新型收葱机,效率大大提高,不仅节省了人力和时间,还确保了大葱的质量。”邹贺领高兴地说。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近年来,我们镇大力发展种植产业,形成了西有鲁庄的大葱种植,南有王港的温棚蔬菜种植,北有石湖的荷兰豆种植,中间有大黄楼的黄金梨种植。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通过强村富民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把黄楼建设成更加宜居宜业的新时代美好乡村。”黄楼镇党委书记李建立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