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献国
天地运转,季节轮换。大雪节气过后,气温日低、寒风呼啸、万物萧索、虫蛙休眠,意味着真正的冬天到来了。
冬天是一年中春夏秋冬的第4个季节,也是最后一个季节。岁月如歌、四季如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感慨于四季变换,写诗作词,留下了数不尽的精品佳作,使我们在优美的诗词中感悟四季的美好。
春天,是万象更新、万物生发的季节。蛰伏了一冬的花花草草,迫不及待地重返人间,以崭新的面貌向人类展示各自的美好。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郊游、踏青、放风筝,一边享受春天的温暖,一边在红花绿草中寻觅关于生命、关于情感、关于风月的无限灵感。春天是花的世界、草的海洋,鲜花嫩草也激发着诗人的灵魂,引发诗人才思勃发,写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的一首《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将人物、地点、动物、植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写尽了春天的无限美好。
夏天,是火热的季节。万物繁茂,生机勃勃,各种植物在这个季节里尽情地生长。“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充满无限生机的夏天;“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满了惬意悠闲的夏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写出了夏夜的雷雨唤醒了蛙鸣,也让人们在忙碌的时节有了“闲敲棋子”的悠然自得。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经历了火热夏天的各种植物,吸收了阳光和雨水的精华,开始结果、开始收获。在很多人的眼里,秋天是萧索的,而在很多诗人看来,秋天却也是无限美好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便借秋天抒发了一番万丈豪情。多姿多彩的秋天,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浪漫,有“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妩媚,也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悠远旷达。
冬天,是万物归藏的季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天地进入霜雪飘落、鸟藏人稀的时期。雪是冬天绝对的主角。“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北方广袤的大地,早就开始落雪了。白雪映梅红,诗词也就有了另外一层意义。“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飘雪的冬天,人们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谈天说地、品酒饮茶、吟诗作画、纺线针黹,感天下大事、展来年丰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中隐藏着万物生长的规律和奥秘,应运而生了中医养生的博大精深的理论和实践。漫长的冬天,也是人们养生和万物休养生息的最佳时机。“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明代龚廷贤的养生诗,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传统历法中,冬季有数九,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九,九九共八十一天。杜甫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数九是严冬的开始,也是阳春的开始。九歌曰:“七九八九,抬头看柳”,七九过后,岁时已进入二月中旬。在乍暖还寒的时节,更有梅花报春早,“迥临村路傍溪桥。”待梅花落尽、柳芽泛黄、鸟鸣莺啼、天地轮回,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