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时49分,一声嘹亮的啼哭响彻手术室,方女士的女儿顺利降生,体重4640克。手术室内,医生们相视一笑,终于长出一口气。手术室外,得到好消息的患者家属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事情要从头说起。
方女士今年28岁。一个月前的一场车祸,导致怀胎9个月的方女士左侧胫腓骨骨折,只能长期卧床静养。多日以来,方女士下肢肿胀严重,并伴有疼痛感,去医院检查才得知是形成了静脉血栓。
当地医生告诉方女士及其家属,彩超显示,方女士的左下肢股浅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均有血栓。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致命的肺栓塞。
女性怀孕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升高,机体也为预防产后出血做准备,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会增加,导致孕妇体内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失衡,使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更容易凝结。这些血栓一旦崩落,就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肺,把肺动脉塞住,引起肺栓塞。
临近生产,经过充分考虑与沟通,方女士被转至市中心医院妇女儿童医院病理产科。经过相关检查,妊娠风险评估被定为“红色”。这意味着她所面临的是极高的生命危险。
该科主任张化莲高度重视此事,将方女士病情上报医院医务部,向患者告知病危情况,并加强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护,特别是心电监护,确保能够实时掌握心率、血压等生命指标。此外,张化莲对患者的左下肢进行制动,给予抗凝治疗,以避免血栓进一步形成。
经血管外科主治医师李祥波会诊,决定先为方女士行DSA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下腔静脉滤器(IVCF)通常被称为“滤网”,是为预防下腔静脉系统血栓脱落引起的肺动脉栓塞而设计的一种装置,被称为“生命的保护伞”。由于方女士的胎儿头部与母体骨盆不匹配,即“头盆不称”,无法自然分娩。因此,张化莲及科室团队经过讨论,决定为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
2024年12月3日下午,医生们在影像引导下,顺利完成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以阻止生产中可能脱落的血栓,为方女士筑起一道安全屏障。随后由张化莲主刀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术,顺利诞下一名女婴。
术后,方女士需要继续接受抗生素预防感染、抗凝治疗以及促宫缩药物应用。医护团队定时观察她的切口愈合情况,并监测血栓变化。在严密护理下,方女士的腹部切口愈合良好,病情稳定,最终顺利出院。
(通讯员 张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