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1日
春节假期
驻马店魏道德骨科医院完成70余台手术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捷 通讯员 熊立菊)春节,本应是热热闹闹、阖家欢聚的时刻,但在驻马店魏道德骨科医院的手术室里,医护人员却在无影灯下争分夺秒。春节假期,该院完成70多台手术。
  “70多台手术中占比最高的,是股骨头置换术和因老年性重度骨质疏松导致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这也给我们敲响了骨质疏松防治的警钟。”该院骨科专家说。
  股骨头置换术,主要是针对股骨头严重受损、无法正常行使功能的患者。该院在春节期间接收的这类患者中,很多是因骨质疏松致使股骨头脆弱,轻微外力碰撞,如不慎滑倒、绊倒,引发的股骨头骨折。而老年性重度骨质疏松导致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也不在少数,他们往往在日常活动中,像弯腰、转身时突然遭受剧烈腰痛,这是因为疏松的骨质难以承受身体的正常压力,椎体被压缩变形。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被骨质疏松盯上?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骨质流失速度加快,骨密度逐渐降低,骨骼结构变得脆弱。此外,老年人户外活动减少,日照不足,维生素D合成受限,影响钙的吸收;部分慢性疾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因素,也会进一步加重骨质流失。
  定期检测骨密度,是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的关键手段。骨密度检测能够准确反映骨骼强度,就像给骨骼做“体检”。一般建议65岁以上的女性和7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有骨质疏松家族史、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高危人群,即便年龄未达标,也应尽早检测。通过检测,医生可以及时发现骨质变化,制订个性化的防治方案,延缓骨质疏松发展,降低骨折风险。
  防治骨质疏松,需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在饮食上,老年人应多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坚果等,为骨骼补充充足的营养。适度的户外运动也必不可少,像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既能增强肌肉力量,又能促进钙吸收,让骨骼更健壮。
  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的患者,除了上述生活方式调整,还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钙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类药物等,抑制骨质吸收,促进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