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4日
从马尚德到杨靖宇的人生嬗变
——为纪念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而作
    矗立在吉林省靖宇县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的杨靖宇雕像(资料图)

  王德金
  1900年,古老中国以首都沦陷的莫大耻辱,跌跌撞撞进入了20世纪,展开一个苦难深重、却又充满奋击崛起的风云百年。
  在随后的世纪征程中,无数英雄豪杰以史为布,擘画了开天辟地的惊世宏图。
  不同寻常的1905年,在东北大地混战的日俄战争终于结束,而东北人民遭受外敌欺凌和压迫的生活更加艰难。同样是这一年,中原大地上诞生了一位日后为雪耻而生、为家国而亡的巨人。他由中原哺育成长,却在东北大地流下生命最后一滴热血。他将自己的信仰和斗志描绘成一幅惊心动魄、我将无我的壮美画卷。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20世纪的历史长河之中,奏响华夏儿女无悔的奋斗乐章。
  热血中国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不朽英魂,开始了万众一心、恢弘磅礴的驱敌之战。
  这是一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名字---杨靖宇。
  他的一生都在为理想信念而战,无生无灭,无家无我。
  无数人从生至死的轮回都在甲子岁月里穿梭。今年是杨靖宇将军两个甲子的闭合。我们漫步百年风云,沿着英雄生命轨迹,瞻仰祈愿,虔诚纪念。
  120年前的2月13日,这个男娃呱呱坠地,彼时清朝未尽,共和未启,爹妈便给他起乳名顺清。只要顺顺当当就是好日子,他的爹妈只希望这孩子一生平安,健康顺当。
  这孩子是马家的希望,自然要好好培养,爹妈早早就把他送到私塾启蒙受学。先生喜欢这孩子,遍查四书五经,赠名尚德,表字骥生。论语有云: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崇尚贤德,彰显大义。
  在两个甲子120年的岁月里,这个男孩却连一个甲子都没能享受,在35岁生日刚过6天生命就戛然而止。
  时光短暂,却光耀千古。35年的岁月波澜震古烁今,他以自己传奇的一生演绎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从天中之地出生到东北的白山黑水浴血奋战,从确山到开封到信阳,从洛阳到上海到抚顺,从沈阳到哈尔滨到磐石,跨越千山万水的秣马征程,不怕冷风烟雨,一路吟啸穿行。
  他是尚德,他是骥生,他是周敏,他是张富义,他是张贯一,他是乃超、元海,他是杨靖宇。不同的名字,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生片段,光芒绽放,精彩纷呈。
  190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十)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今属驿城区)。
  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底根据少共中央文件精神由团转党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
  1927年4月4日,在家乡指挥农民暴动。4月24日建立中原大地上最早的民主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成为执行委员。10月组织刘店秋收起义后成立确山县农民革命军,任总指挥。
  1928年春,开始从事白区的地下工作,先后巡视豫南各地,组建河南信阳县委,参加中央干部培训并在全国总工会短暂工作。
  1929年7月接受党中央派遣到东北,先后担任中共抚顺特支书记、哈尔滨道外区委书记和哈尔滨市委书记、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秋,巡视南满,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第二年春亲任政委,开始走向恢弘壮烈的抗日战场。
  1933年9月18日,在磐石玻璃河套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任师长兼政委。
  1934年2月21日,在濛江(今靖宇县)联合17支队伍,组建东北抗日军联合总指挥部,亲任总指挥、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从此东北抗日联军这响亮的名字载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史册。
  1934年11月17日,在临江四道二岔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任军长兼政委。
  1935年10月4日,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一军军部在濛江县那尔轰与二军胜利会师。
  1936年2月20日,与王德泰、赵尚志、李延禄、周保中等联名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建制宣言》。
  1936年7月7日,在中共南满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将东北人民革命军改成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任军长兼政委。
  1936年7月初,在东南满干部及一二军联席会议上组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任总司令兼政委。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濛江县三道崴子与日军孤身苦战,宁死不屈,壮烈殉国,时年35岁。
  杨靖宇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坚定的革命信仰,谱写了一个共产党员斗志昂扬的不朽诗篇,树立了巍峨如昆仑的国魂丰碑。
  他少怀壮志忧国忧民,毁家纾难精忠报国。
  他屡经磨难百折不挠,披肝沥胆英勇救国。
  他卓绝苦战逐寇山野,舍生忘死御侮卫国。
  他浴血奋战宁死不屈,慷慨悲歌壮烈殉国。
  他报国、救国、卫国、殉国,用生命诠释了家国至上的赤子情怀,一生奔波不离祖国命运。他的精神穿越时空,至今仍如长白山的松涛般激荡人心,为中华民族留下不朽的精神丰碑。
  他活成了后辈人的信仰,他活成了民族前行的闪亮坐标,他活成了民族的图腾,他活成了人民心底的力量之源。
  1946年2月14日,为纪念民族英雄杨靖宇,根据濛江县人民群众的要求,由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原濛江县改为靖宇县。
  这个决定让一个边陲小城因为英雄而从此光耀千古。东北大地上一个浸透英烈鲜血的土地开始被世人久久凝望。长白山下因为栖息了一个巨人的英魂而万古流芳。
  以一个城市的名字来纪念一个英雄,受万民世代景仰,这是对英雄最高的人生褒奖,更是这个城市无上的荣光。
  一个顶天立地的河南大汉,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抛洒在异地他乡,只为坚守他的初心,只为实现他的梦想。他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世世代代的敬仰。
  (作者系吉林省靖宇县东北抗联研究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