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海洋
辞旧迎新之际,人们总会回望过去,感叹时光易逝,逝者如斯夫。我的2024,读书、写作、游泳,一个也不少。
一年来,读了24本书,有小说、有散文、有传记。小说主要有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曲波的《林海雪原》、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名著。
2024年,根据党史资料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破晓》。为了早日与读者见面,也为了能够对得起读者,就又把《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从头到尾阅读了一遍。这两部作品,早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读过。那时读书,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只记得大概。如今再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特别是《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杨晓冬回家见到母亲的那一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母亲爬上炕,先拿被单罩住窗户,又伸手摸着火柴,第一根用力过猛擦断了,第二根燃着后没有去点灯,先借着光看了看儿子,回头找灯盏,又找错了地方;第三根火柴才点亮了灯。母亲转过身来,紧握住儿子的手,端详着儿子的脸”。这里用了一系列动词,用被单罩着窗户,说明母亲心细,3根火柴才点燃灯盏,写出了母亲见到儿子的激动、高兴和喜悦。我们的作品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典型细节。
历史人物传记,我每年都有涉猎,特别是写毛主席的书,我是遇到必读。2024年阅读的是,成印推荐的《红墙图志毛泽东》上下两册。这部书图文并茂,生动翔实,是再现毛泽东政治学习生活的上乘之作。
邓州花州书院采风之后,才知道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出自于河南邓州。为了进一步了解范仲淹,购买了《范仲淹足迹录》、连环画《范仲淹》《范仲淹传》和《范仲淹十讲》。以前了解的范仲淹,只是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的作者,通过这几本书的阅读,我才知道,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历史上的文人,大都只是在一个或两个方面突出,而范仲淹是样样突出。金代学者元好问说他,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材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更是传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忠于谋国,明于知人,其才不次于管仲乐毅,其忠心可以支撑大厦将倾之危国,是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之典范。
读书的目的是写作。2024年,我写下了不少于10万字的文字。写日记,我坚持了几十年。写日记,不是为了留下什么,而是为了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为了观察生活、记录生活。
2024年最大的收获是完成了长篇小说《破晓》的初稿。虽然它很幼稚,甚至是丑陋的,但毕竟把它写了出来。对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写出来,写出来,才是第一位的。坚持写,不停地写,不断地写,坚守热爱。
我的健身项目是游泳。2024年,外出不断,活动不断,走出天中,走出了河南,最远到达广西全州的湘江。在西华逍遥镇,畅游沙颍河,喝正宗的逍遥镇胡辣汤。我的脚踝骨折,还没有好利索,拄着拐杖参加了活动,不想错过一切美好。
最难忘的是,参加许昌举办的“白云山杯”环游护城河邀请赛,全程5300米。我的脚伤还没有完全恢复,后半程比蜗牛还慢。问岸上的人还有多远,岸上人说,快了。可我就是看不到终点。有人在岸上喊,加油!我说,加满油也走不快了。
看到终点想冲刺一下,可就是没有力量。终于上岸啦,令人兴奋、令人激动,用时3小时8分钟,为自己骄傲、为自己自豪,虽然很慢,但我坚持下来了,没有半途而废。
年底,我们又不远千里,来到广西全州畅游湘江,以冬泳的方式缅怀先烈。
2024年初不慎摔跤,卧床休息,多亏有老婆的细心照顾,才得以迅速康复。老领导、泳友、文友等等,登门看望,收获了满满的友谊。
2024,不虚此行。2024,有坎坷,也有坦途,有风雨、也有彩虹。
2025,未来已来。2025,继续坚持,坚守热爱,初心不改,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