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0日
治水护安澜 兴水惠民生
2024年我市水利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航拍下的练江河(全媒体记者 弓华静/摄)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陈司 焦琳通讯员 李敬业)“一年来,我们坚定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水利工作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坚持打基础、抢机遇,抓重点、克难点,奋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在近日召开的2025年全市水利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银业满怀自豪地向与会人员报告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
  记者从此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是我市水利工作奋楫争先、亮点纷呈的一年:河长制工作连续5年在省级考核中获“优秀”等次,位居全省第二名,河长制工作典型经验做法是全省唯一被省政府督查通报表扬的地市,水土保持工作连续五年在省级评估中获“优秀”等次,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获省水利厅通报表扬,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连续3年被省财政厅、省水利厅评为“优秀”等次,水利工程质量评价连续9年被省水利厅评为A级,水利工作在省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4次。
  战风雨、保粮安,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4年,面对旱涝急转的严峻形势,市水利部门扎实备汛防汛,精准高效应对。成功战胜1961年以来5至6月同期最严重旱情和2008年以来7月同期最严重汛情,累计拦蓄洪水5.5亿立方米,减淹城镇22个,减淹耕地31万亩,减淹人口18.6万余人。全市水库无一垮坝、河堤无一决口,人员无一因灾死亡。全力抗旱保灌方面,统筹调度境内薄山、板桥、宿鸭湖等135座大中小型水库开闸放水,协调境外石漫滩、出山店水库跨境补水,累计抗旱供水8900余万立方米,灌溉耕地165万亩次;先后争取中央和省级抗旱资金1565万元,位居全省第一,为保障全市粮食安全提供了强力支撑。
  抓机遇、破难点,争取上级投资创历史新高。扎实开展水利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全力抓谋划、抓前期、抓调度,保要素、保质量、保进度,全口径水利项目共完成投资26.37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21亿元,创历史新高。成功争取增发国债水利项目6类35个,下达国债资金15.65亿元,争取国债资金规模和项目数均位居全省前列,占全市国债资金总量的50%以上。
  严监管、重规范,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以刚性约束落实“四水四定”,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2.02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至30立方米/万元、7.2立方米/万元。成功争取将我市“一区六县”纳入南水北调豫东水资源配置南线工程和长台关枢纽工程供水范围。累计创建省级节水载体189家,命名市级节水载体280家,处于全省领先位次。
  聚合力、促提升,幸福河湖新画卷不断展现。确山县臻头河、正阳县慎水河成功创建为淮河流域幸福河湖,西平县小洪河成功创建为首批省级10大美丽幸福河湖,累计建成市级幸福河湖16条,县级幸福河湖22条,并对64条河流进行河湖健康评价,幸福河湖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出实招、求实效,乡村振兴水利基础夯得更实。积极推进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和专业化管护,正阳等5县先行实现县域统管,全市累计创建达标农村供水工程1059处,标准化管理率达9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16%。全力推进宋家场、正阳南湾等4个灌区国债项目建设,完成投资近2.3亿元,完成中央水库移民直补发放及后扶项目资金2.6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