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全媒体记者 方祥通讯员 陈远志
近年来,泌阳县因地制宜,对群众房前屋后闲置地块进行改造,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加快和美乡村建设,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庭院经济发展格局。
日前,正值香菇生长的关键时节,记者看到,泰山庙镇乔庄村香菇大棚内,菌棒上一朵朵圆润饱满的菇朵探出“小脑袋”,煞是喜人(如图)。为带动村民致富,村民禹胜男投资建立了30多座大棚种植花菇,同时还成立了泌阳县胜男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并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据禹胜男介绍,建一个棚需要两万元钱,建成后吸纳村民管理,花菇长出来后,合作社负责回收。村民一年收益可达5万元。
近年来,乔庄村立足特色资源,深入实施产业富民战略,以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引导农户以自家院落为阵地,以发展食用菌产业为载体,让庭院“方寸地”变成增收“聚宝盆”。
乔庄村的香菇产业发展只是泰山庙镇发展香菇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泰山庙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特色经济,积极鼓励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资源发展食用菌产业,并采取“党支部+农户+合作社”的整体思路推动食用菌产业更好发展,全镇有6500多名群众从事香菇种植,有香菇种植大棚2000多个,香菇年产值2000多万元。
盘古乡席岗村村民李政家院内,一头头体格强健的毛驴正悠闲地吃着草料。“不愁销路,湖南、湖北等地的商户定期来收购,每年收益近百万元。”李政告诉记者,他带动不少村民利用自家庭院养驴。
“这几棚都是俺养殖的獭兔,现在有种兔100多只,今年冬天预计能繁育1000只小兔。”在黄山口乡安庄村獭兔养殖基地,养殖户高万青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讲述养殖肉兔的创业故事。10年前,高万青调研市场,经过几年的摸索学习,2016年,她申请成立了泌阳县万青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自家庭院建立了獭兔养殖基地,一次性引进獭兔种兔200多只。在养殖獭兔的第一年,高万青就实现了16万元的盈利,成为当地有名的养兔大户。高万青说,在她的带动下,附近不少村民加入獭兔养殖队伍,通过养殖獭兔走上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