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清,驻马店市第二十五小学数学教师兼班主任。曾获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驻马店市优秀教师、驻马店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驻马店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驻马店市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一等奖、驻马店市综合实践活动一等奖等荣誉称号,所带班级被评为驻马店市先进班集体。
以“数”育心 向暖而行
教育初心在数字森林里点亮星光
当我在黑板上画下第一个圆时,便许下诺言:数学教育不应是冰凉的公式堆砌,而应是带着温度的思维启蒙。
班里曾有个总在计算题上“偷懒”的男孩,直到某天课后,我发现他偷偷用七巧板拼出了勾股定理的雏形。那一刻,透过歪斜的三角形拼接,我看见了数学思维最本真的模样——它从不是整齐划一的解题步骤,而是对空间与数量的诗意探索。这让我想起自己初登讲台时的顿悟:所谓“数形结合”,本质是让孩子用双手的温度感知数学的维度。
面对在分数应用题前急哭的同学,我带着她走进食堂后厨。当1/2公斤面粉变成量杯里蓬松的“云朵”,当3/4升牛奶化作酸奶瓶上的刻度线,抽象的分数突然有了面包的香气。这恰如《九章算术》的智慧——真正的数学永远生长在生活的土壤里。
成长陪伴解一道叫“时光”的应用题
教育是道特殊的应用题,已知项是孩子的独特性,求解过程需要持续代入“理解”与“等待”。教师节那天,小硕递来的卡片上写着:“您说我的短跑速度能解追击问题,现在我真的爱上数学了。”记忆闪回那个清晨的操场,他冲刺时我举着秒表大喊:“8秒50米!这就是你昨天错题的答案!”
在数学的世界里,陪伴常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发生:批改作业时用圆规画下的“思维进步曲线”,把学生拍照时说的“老师短时间拍这么多照片好厉害”变成课堂速算题,甚至用童话重述“鸡兔同笼”——让兔子戴上礼帽,给公鸡穿上皮鞋,孩子们在笑声中理解了假设法的妙趣。
最珍贵的启示往往来自学生。某次用照片复盘活动时,当我为操作延时道歉,小溪同学却说:“老师这么短时间拍了这么多照片呀!”稚嫩的话语如一道光,照见成年人的焦虑与孩童的豁达。这让我重新审视数学教育:当我们教孩子多角度解题时,自己是否也学会了多维度育人?
育人远行在数学银河中播种星光
毕业季排演《当你老了》时,有个女孩把台词改成了数学诗:“当我的黑发变成根号里的年轮,您教过的方程依然在岁月里成立。”这让我想起珍藏十年的特殊错题本——里面记录的从不是错误,而是孩子们那些闪耀的“思维流星雨”。
有个雨天,孩子们听着雨滴节奏编出乘法口诀歌;观察操场落叶制成的“会呼吸的条形图”;用身体组成人体时钟理解角度……这些瞬间印证了数学家陈省身的话:“数学好玩。”而我要说:“数学教育应该让孩子触摸到这种快乐。”
十年讲台耕耘,我逐渐懂得:数学教师的使命不仅是传授解题方法,更要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热忱。当学生开始用概率分析食堂菜单,用量表丈量父母的爱,用对称轴解读建筑之美时,我知道那些播撒的种子正在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