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平
父亲今年85岁了,去年获光荣在党50年的称号,身体还算健康,有说有笑,他一岁多时爷爷去世,便随奶奶改嫁杨姓家中,经历寄人篱下的苦日子,也干过超常规的体力活,后来才转入税务所工作,一干就是40多年。
父亲和母亲结婚是在工作地,就是母亲的娘家,于是他便成了“倒插门”。这事放在现在可能不是啥事,但在那个年代,就有点被人看不起,也给父亲的人生和性格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首先是隐忍,父亲有很强的忍耐力,他常说:要夹起尾巴做人,咱一没亲戚帮衬,二没家财富裕,三没圆滑的精明世故。记得有次一位远房亲戚喝酒后到家中闹事,父亲打他一顿也不过分,但父亲忍下去了,他可能不知道什么是“以德报怨”,但以实际行动避免了更多的麻烦和愁恨,也为家庭赢得了老实本分的好名声。由家及外,父亲也忍了许多看不起人的白眼,忍了许多街坊邻居的冷嘲热讽,忍了许多应该享受却被人挤占的荣誉和待遇。说起这些,父亲总说日子长着呢,不要计较太多。他以内心的豁达和宽容,换得与人和气相处。
再一个就是重视教育。父亲没有上过学,因为参加扫盲班才认识几个字,后来因为没文化失去了到省政府工作的机会,每每说起这一点,他感到遗憾。所以他和母亲商量,再苦再难,也要让孩子上学,硬要供养我们三兄弟上完大专大学,直到参加工作,吃上“商品粮”。父亲虽然没文化,但他勤奋好学,他参加扫盲班时,常常趁自己休息时多写多练,积少成多,认识的字就多了,也能写点简单的心得了。后来到税务局工作,他又拜师学习珠算,常常是别人喝酒打牌时,他刻苦练习,所以才有做好本职岗位工作的能力。父亲还善于思考,有些人和事,他都是靠自己领悟而来,因为没有过多的人会给你信息,也没有现代的通讯手段帮助,所以他养成自己看自己想,然后做分析和判断,让自己从普通员工提拔为所长。勤能补拙,父亲用他的勤奋为我们撑起一个家,为我们蹚出一条平坦之路。
还有一点,就是注重廉政。父亲对生活、工作很感恩和知足,他常说:共产党救了我的命,给了我一个家。过去的工资很低,父亲坚持每月给奶奶寄五元,留给自己和家庭的就少了,即使这样,父亲从不贪占公家一分一毫。随着我们陆续工作,家庭经济条件有所好转,我们也劝父亲吃点好的穿点好的,他总是笑笑说:已经很好了,人要知足。
前几天见父亲,感觉他老了许多,但精神依然很好,我们知道他内心坦荡。在这个充满活力、繁荣富强的新时代里,让辛苦的父母安度晚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