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惠泉
为了看洱海日出,我们起了个大早,赶到龙龛码头时,天还黑着。洱海像是一块巨大的墨玉,透着不屑的沉静和冰冷,天边泛着微微的光,浅浅地勾勒出海与天的大致界线。海风推送着海浪,一层一层地铺卷着,有节奏地拍打着岸边,像是母亲在轻轻地拍打着沉睡的婴儿,她自己则在半睡半醒中呢喃着。
海风带着湿润的空气,裹挟着海水泛起的咸味儿扑面而来,让人感到一丝寒意。岸边的那棵弯腰的垂柳,树影婆娑,像是一位沧桑的老者,披着干枯的长发,迎风轻轻摇曳着,它的身影与千年的大理古城融为一体,时光从未改变,一切都是那么安静。
渐渐地,渐渐地,东方的天际泛起一丝灰白,朦胧的天空也变得些许光亮。人们不再四处走动,选取好位置,等待那耀眼的一刻,四周寂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天空像是有人用毛笔蘸了清水,在宣纸上轻轻晕染了一下,将亮处周围的云彩染成了淡紫色、粉黄色,那层层叠叠的云层在微妙地蠕动着,变化着,但过了很久就是不见太阳身影,人们的心情开始变得有些焦躁,暗暗地祈祷着快点出来呀!太阳加油啊!但那光亮就是透不出来。它非得燃尽包裹它所有的阻隔,才会露出耀眼的光亮。
这时,几只早起的海鸥不知从哪里飞来,翅膀划破晨雾,掠过水面,留下一串涟漪。它们时而低飞,时而盘旋,洁白的羽毛被晨光镀上一层银边。
人群中有位穿红衣的中年男子,站在最靠岸边的地方,开始大声地喊海鸥:“噢——噢——”他边喊叫着边从背包里抛撒海鸥最爱吃的食物。听到喊声,海鸥挥着那矫健的翅膀不等食物沉入海面,就以最敏捷的速度,在半空中叼住了食物,忽地一下飞走了。大家都高兴极了,海鸥真是好样的,不少人学着样儿往海面上抛食物,越来越多的海鸥飞了过来。它们越聚越多,在空中飞舞着,划出优美的弧线,鸣叫声此起彼伏。
海鸥的鸣叫舒解了人们焦急的心情,就在那一刹间,一丝的金光,点亮了云层,太阳调皮地先露出半个小脸儿,洱海瞬间碎成了无数的金片。人们惊呆于这惊人的变化,用手机记录着,嘴里嚷着“出来了,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海鸥在人们的欢快声中穿梭飞舞,翅膀染上了一层金色。
我们都屏住呼吸,看着太阳冉冉升起,变成一颗巨大的宝石,射出万丈光芒。
新的一天要开始了,而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出现之前,往往需要在寂静中守候,就像洱海的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