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查看小麦长势 本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 刘永奇 通讯员 周子翔 周金高)近年来,上蔡县韩寨镇徐楼村耕夫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植根于传统农业种植经验,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走出一条高效、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上蔡县韩寨镇徐楼村,曾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区,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芝麻、花生为主。近年来,上蔡县韩寨镇徐楼村耕夫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白启迪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承包的5000多亩土地上大胆尝试现代化科学种植技术,成效显著。
合作社引入了卫星定位系统(DBS)和遥感技术(RS),配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了农田的精准定位和地块管理。通过这些技术,合作社能够精确掌握每块土地的肥力状况、作物长势,从而制订个性化的种植方案,减少资源浪费。
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站的数据,自动调节灌溉时间和水量,既保证了作物水分需求,又避免了过度灌溉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合作社结合叶片营养诊断和土壤测试结果,实施变量施肥技术,精准供给作物所需营养,提高肥料利用率。
在病虫害管理上,合作社采用了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辅以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安装在田间的摄像头和声学监测设备,实时捕捉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大数据分析,提前发出预警,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维护生态平衡。
为了确保科学种植技术的有效推广,白启迪配合当地政府部门,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定期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和实操能力。同时,通过手机APP、互联网平台等信息化手段,能够随时获取最新的农业资讯、技术指南和市场信息,使科学决策成为可能。
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上蔡县耕夫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农作物产量显著提升,品质优良,收入大幅增加。更重要的是,农业生产的环境明显改善,逐渐形成了绿色、循环、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