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7日
春天的花花草草们
  文/温培雅
  地气如酥、春雨似油,春天的草木氤氲出青绿、花朵交织成云霞,校园一年最好的春色莫过于此了。
  金灿灿的迎春花开过之后就是玉兰花的主场了。“但有一枝堪比玉,何须九畹始征兰”,玉兰之名由此而来。《群芳谱》中记载:“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曾在《离骚》《九章》《九歌》中C位出道的女主角辛夷,在尘世中的俗名就是玉兰,此外它还有望春、玉堂春等雅号。此刻白玉兰、紫玉兰正亭亭玉立于一角,花瓣纤细、身姿婀娜,别有一种清高飘逸的内敛之气,与文人的调性很搭。所以性情高洁的屈子以辛夷自喻,既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自喻,又有“露申辛夷,死林薄兮”“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的明志,对这种花朵真的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玉兰气韵由此可见一斑。
  临湖顾盼的碧桃虽然名字中有个“桃”字,却是出身蔷薇世家。花儿虽小,却大有风韵。它以春风为梳、碧水为镜,美目流盼、舒展自在,自成一幅春日工笔花卉长卷。碧桃因为花期长、气味芳,一批批蜂媒蝶使循香而至、翩飞起舞,于是静物画变成了动态图,长卷里有了花香、添了意境。
  落英缤纷的晚樱虽然文化积淀稍薄了点,气势上稍弱了点,但是却胜在独有的那种脆弱之美。它硬生生在朝气蓬勃的校园拗出自己的清冷人设,不但花瓣柔若无骨、晶莹如玉,而且稍大的风就让它翩飞如雪、片片坠落,真个是香消玉断、我见犹怜。一次次花落遍地、枝头残香的布景,让那些热烈奔放的青春为之驻足,找到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绝妙视角。
  李花和桃花性格天差地别,却总是以组合的形式登场,联袂出演。古诗里的“三分春色今馀几,开尽桃花见李花”“后园桃李花,灼灼复皎皎”“一水楼台影,满山桃李花”……古诗里随处可见这对不是姊妹却胜似金兰的花卉。校园里的桃花娇媚的身影不多,但是清素的紫叶李随处可见。桃花出道靠的是颜值能打,李花走的却是气质路线。近观朵朵莹润、花香四溢,琼质仙姿也让一些诗人也偏爱几分,于是就留下了“不是争春逞年少,只嫌桃杏带妖姿”的褒奖之词。但是我们的传统推崇的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合”文化,以我浅见桃李是各有千秋、各美其美。
  此时的紫荆也迎来了自己的最好时节。别的同伴朝九晚五、按部就班,今天开几枝,明天绽几朵,不缺位也不越位。它却像收到了开工动员令,铆足了劲头一夜之间就一串一串、一簇一簇地满树怒放。阳光下它袖藏春风、眼凝晨露,巧笑嫣然、浓烈如酒,不负春光不负卿,让人在微醺中好像走进了一个紫色的长梦。
  很惭愧,虽然身边这么多的花儿开得这么热烈,但是知识匮乏的我很多都不知道名字。比如草丛里那一簇簇开得正好的花儿,黄色的花儿好像把全部阳光揉了进去,明亮得像梵高笔下的向日葵;蓝色的花儿像一群星星手牵手落下,在一片嫩绿中眨着深邃的眼睛闪闪烁烁;粉色的花儿像仙子的裙裾在风中摇曳……它们深情明媚,它们全力怒放,毫不掩饰心中奔涌而出的热烈。
  我爱它们盛开的容颜,也爱它们凋零的孤单,爱它们恣意的明媚,也爱它们独特的脾性,因为如期赴约的它们让我感受季节最美的诗行,然后把日渐枯竭的思想慢慢写在这一树一树的花开,一片一片的花瓣上,记录当下、勾勒过往,迎来人生每一季的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