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4日
市开发区民政局
多维度核查 织密社会救助“精准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袁敏 通讯员 张芳)“低保核查是对俺负责,更是对国家负责,我赞成并配合!”近日,市开发区开源街道大魏庄村低保户栗国俊紧紧握住市开发区民政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为切实筑牢困难群众兜底保障防线,确保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政策精准落地、惠及民生,市开发区民政局精心组织复核认定核查队伍,在乡、村两级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深入全区新增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临时救助对象等困难群众家中,重点纠治“应保未保”“漏保”问题,全面开启复核认定抽查工作,将关爱与帮扶送到困难群众身边。
  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严格遵循核查方案,以“查、看、听、访”四步工作法,结合大数据信息比对深入了解困难群众生活状况,仔细查看居住环境,从屋内陈设、生活设施,到家庭日常开销等细节都一一了解;与困难群众亲切交谈,倾听他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详细询问家庭可支配收入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就业、收入来源等;对因重残、重大疾病、突发重大事故等导致家庭生活陷入困难的群众,认真查阅病历资料、医疗费用清单等佐证材料,符合条件的积极转介申请临时救助,全面掌握刚性支出情况。
  同时,市开发区民政局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打破部门信息壁垒,联合住建、公安、医保、税务、公积金、社保等多部门,开展房产、车辆、工商税务、在职退休等数据比对工作。通过“大数据+铁脚板”,确保低保等困难对象认定救助准确无误。核查过程中,工作人员认真填写《开发区社会救助对象复核认定工作登记表》等资料,严格规范工作流程。对经乡(街道)调查符合条件的家庭,在村(社区)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再由乡(街道)评审小组进行评审确定;长期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并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真正做到社会救助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此次深入细致地入户核查,不仅全面摸清了低保、特困对象的实际生活状况,定期复核认定工作还为后续实施个性化、精准化救助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拉近了政府与困难群众之间的距离。工作人员每一次走访、每一句询问,都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让社会救助政策以最温暖的方式传递到群众心间,增强了困难群众战胜困境的信心。
  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工作是民生保障的基石,关系着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市开发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称,将持续强化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动态管理,常态化开展复核认定工作,运用大数据预警手段提升核查效率和精准度,确保每一笔民政救助资金都精准发放到最急需的困难群众手中,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让阳光救助照亮每一个困难家庭,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开发区贡献民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