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5日
清源街道:小小红薯苗 致富大产业

  文/图 全媒体记者 李玉荣 见习记者 余川
  5月13日,正阳县清源街道乐堂村梅营红薯种植合作社的育苗基地里,塑料薄膜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喷雾装置均匀喷洒着水雾,为嫩绿的薯苗带来清凉。绿油油的红薯苗长势喜人,叶片油绿发亮、鲜嫩水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图)。
  基地里,村民分散在各个育苗区域,手持剪刀熟练地剪苗,动作麻利地捆扎,再小心翼翼地将一捆捆红薯苗装车。“通过前期科学控温、施肥、浇水、移苗扩繁,现在红薯秧苗长势很好,病虫害也少,县内和县外的订单不断。”合作社负责人叶启营难掩喜悦之情。
  今年58岁的叶启营与红薯打交道已有32个年头。自1993年起,他一头扎进红薯品种的研究、繁育与示范推广工作中。多年来,他成功培育出“梅营一号”到“梅营八号”等一系列红薯新品种,被大家誉为“红薯大王”。这些品种不仅在国内20多个省、市落地生根,还走出国门,出口到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苗好五成收,秧好一半功。”叶启营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起初育苗70多亩,面对激增的订单,又扩繁60亩。如今,合作社育苗130多亩,涵盖20个品种。
  红薯苗订单纷至沓来,让叶启营对未来充满信心。除了潜心育种,叶启营还积极推广红薯种植技术。在全国,他共建了“梅营”系列红薯万亩示范基地2个,千亩示范基地100多个,扶助建立科技示范户1.65万户,总推广面积达900多万亩。在他的指导下,科技示范户种植的红薯品质优良、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
  从育苗基地到广阔田野,从精心培育到技术推广,叶启营和他的梅营红薯种植合作社,正用勤劳的双手和专业的技术,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让小小红薯苗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