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20日
刘广:做教育事业的深耕者
  全媒体记者 徐佳瑞
  在平舆县完全中学的校园里,有一位默默耕耘的高中生物教师名叫刘广。他的生活与大多数教师一样,每天往返于教室、办公室之间,操心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育要想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需要遵从教育规律,寻找育人有效途径。”这是刘广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刘广在教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23年,刘广主持的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生物学概念生成性教学研究》成功结项。如今成果已经走进课堂,为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
  说起这个课题研究,过程并不轻松。刘广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发现生物学概念对于学生理解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他就像一位寻宝者,深入剖析从自然科学到模型建构再到概念生成的科学发现轨迹,试图精准找到概念的本质与构成。“生物学概念并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学生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才行,所以概念教学需要逐步进阶生成。”刘广在研究中发现了这个关键点,明确界定了概念生成性教学,也总结出其独特的内涵、特征与实施理念,为整个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学评一致性引导下,刘广努力研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探索“一核四层四翼”导向教学与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衔接路径,以及和概念生成性教学的融合方法,就像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建起一座坚固的桥梁。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刘广把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得十分巧妙,他依照生物学概念的本质与构成,精心设计每一步教学。
  “情景创设就像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能让学生直观感受概念的应用场景。”刘广通过塑造生动的情景,带领学生一步步感知概念特征,从而深入理解概念,实现概念生成。
  刘广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概念体系,还运用可行性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概念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逐步构建生物学概念的过程中,既能学到必备知识,又能培养关键能力,提升学科素养,还能在核心价值的引领下,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让立德树人和全面育人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切实实地在课堂上落地生根。
  刘广的这些努力和成果,不仅影响了平舆县完全中学的生物学教学,为学校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兄弟学校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