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11日
名师讲堂

  乔鹤,驻马店市开发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从教以来,她始终坚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她曾获区级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驻马店市电化教学先进个人、市级电教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
  让孩子从阅读走向“悦读”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体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语文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让孩子从阅读走向“悦读”是教师始终坚持的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组赛读。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指定阅读书目,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以读书交流、读书小报等形式展示交流各小组的阅读成果,这样既能保持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能及时检查阅读的效果,便于有针对性地指导。
  师生共读。学生与教师选择整本书中的一个章节共同阅读,或是朗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是交流这个章节中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或事件,营造共读氛围。
  阅读推进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演一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提供多样的阅读形式
  分角色朗读。阅读的时候,把角色说的话用铅笔划出来,然后跟孩子一起,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声情并茂,把戏精的一面展现出来,引导孩子去思考书中的角色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话,让孩子去尝试朗读。
  提问式阅读。能很好地提升孩子读书的认真程度,让孩子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还能加强孩子对文本的感悟能力。
  概括式阅读。阅读时引导孩子捋清楚文章的脉络,搞清楚谁、在哪儿、干什么这些主要的内容,鼓励孩子动笔划一划,这样加深孩子对文本的理解。
  复述式阅读。孩子读完文章,可以鼓励、引导孩子复述内容增强孩子的记忆力,为孩子读长文章打基础。对孩子的表现,要及时进行鼓励。
  进行有效的指导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好的句段都要记下来,要从摘抄词语、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到写读后感。
  指导学生读书方法。要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的不同方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等。
  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花开放的时间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花编写标签,制作花钟,“空白”处作扩充、填补等,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了写作能力的训练。
  搭建展示平台
  读书交流。学生每学期至少阅读两本名著,自由阅读文学名著、经典童话或寓言。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每月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让学生广泛交流读书的内容和体会,使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名著剧场。学期末,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喜欢的部分或章节进行排练、演出。这些展示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有效地提高了读书效果。
  从阅读走向“悦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面的通力合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但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多提问,创设良好阅读情境,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也要督促学生多看课外书,增加阅读量,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语文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