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敬东
幼时故乡的村落,房前屋后,几乎家家都有一片竹林。竹林青青,在风中摇曳。那绿意是村子永恒不变的底色。
夏日的竹林,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浓密的枝叶筛滤着灼热的阳光。幼时,暑气蒸腾的午后,我经常和大人们一起拿着一卷蒲席,在竹林空隙间午休乘凉。微风吹过,竹叶在头顶沙沙细语,我在竹影里香甜睡去,竹叶的清芬在梦中弥漫。
冬雪悄至时,竹林便换了一番面貌。朔风卷着雪花,漫天飘舞,竹枝被积雪压弯了腰,咯吱咯吱作响,却始终不曾折断。雪后初晴,暖阳普照,放眼望去,四野皆白,竹叶披霜带雪,在冬阳下折射出清冷的光辉,冰雕玉砌,玲珑剔透。寂静的竹林忽然喧腾起来,一群麻雀从远处雪地飞入竹林深处。麻雀的羽毛带有斑点,在竹子间翻飞蹦跳,好似风雪中跃动的音符。
竹林青青,其用途亦广,那时的竹林慷慨地托负着村民的烟火生活。人们将竹子劈成细长篾条,可以编织箩筐、筛子、竹篮等。最难忘的是冬夜,窗外风雪交加,屋内灶火正红,父亲在昏暗的油灯下,将一截青竹剖开,削制竹笛。刀子游走,篾片翻飞,竹屑如雪花般飘落,清新的竹香扑鼻而来。削好的竹笛凑近唇边,轻轻一吹,悠扬的笛声悦耳动听。
如今,村中竹林日渐凋零稀落,早已不复当年的繁茂。偶见残存的几片竹林,竹叶依旧青翠,却再难感受到昔日群鸟聚焦的热闹,也鲜见灯下削篾编筐的勤恳身影了。竹椅竹床,连同那悠扬的竹笛声,似乎都被岁月悄然卷走,埋入时光深处。
然而在我心底,依然生长着一片故乡的竹林,青青依旧。风雪压弯了它的腰肢,却压不垮它骨子里的韧劲。原来那绿意早已凝聚成不灭的清雅魂魄,深植于水土,扎根于人心。
这竹魂,经风沐雨,历寒涉暑,岁岁年年,只把顽强坚韧的品质沉淀于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