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毕亚磊)“以前在油箱旁边扫码,担心引发火灾,现在安装了警示装置,手机扫码加油就踏实了。”近日,在上蔡县一加油站,一名司机对前来回访的上蔡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说。
2024年11月,该院收到“益心为公”平台志愿者提供的线索,该县部分加油站在加油作业区直接提供扫码支付服务,未安装可燃气体声光报警装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为掌握实际情况,该院围绕加油站资质审核、相关证照办理、是否安装可燃气体声光报警器等方面,对县域22家城乡加油站进行了实地走访,发现13家加油站存在未配备可燃气体声光报警装置,在加油作业区内设置收款码供消费者扫码支付。该行为严重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相关规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024年12月6日,该院启动公益诉讼立案程序。同月,该院联合上蔡县应急管理部门、通讯行业专业人员召开座谈会,深入分析案涉问题背后的安全风险与成因,共同商讨整改方案。
2025年1月15日,该院向上蔡县应急管理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对辖区所有加油站开展全面排查和安全检查,对问题加油站依法处理;督促加油站制订应急预案,增设声光报警装置,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在作业区外设置扫码支付点。同时强化日常监管,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从源头消除支付环节的安全隐患。
收到检察建议后,上蔡县应急管理部门及时制订整改方案,成立专项检查组,对辖区68家加油站、加气站进行地毯式排查,对问题加油站下达整改告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对加油作业区内手机扫码支付纳入执法检查必查项,对于不安装声光报警装置仍然在作业区内扫码支付的,坚持依法依规查处。
近日,该院邀请人大代表、“益心为公”志愿者,对辖区加油站开展“回头看”,发现以前存在的问题均已整改到位,68家加油站、加气站中,38家安装了78台可燃气体声光报警装置,另外30家将手机扫码支付点移至作业区外,扫码支付安全隐患得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