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边红军游击队使用过的磨刀石
邓庄铺旧址
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团旗
中共鄂豫边省委代表与国民党地方政府谈判旧址——泌阳县王店
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队部遗址纪念碑。 在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中共豫南特委先后设立于确山竹沟。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坐镇竹沟,运筹帷幄,部署华中抗战。当时的竹沟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华中抗战的战略支点,更是我党华中抗战基干队伍的发源地。抗日战争后期,驻马店地区成为新四军五师挺进河南的桥头堡,八路军、新四军绾毂中原的重要战场,创建了以确山孤山冲和遂平嵖岈山为中心的豫中南抗日根据地。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日起,本报刊发驻马店抗战的相关历史,敬请关注。
中共鄂豫边省委泌阳碾盘沟会议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日战争开始。8月,周骏鸣从延安与中央派往鄂豫边区工作的胡龙奎回到鄂豫边区,在泌阳县碾盘沟召开边区省委会议,传达了党中央和中共河南省委筹备组关于豫南工作的指示。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对中共鄂豫边省委和游击队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仝中玉任省委书记,胡龙奎任组织部部长,邓一非任宣传部部长,刘子厚任统战部部长。鄂豫边区省委在新的形势下,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和发展武装力量的工作。
红二十八军派部转战鄂豫边
1937年8月、月间,在大别山区坚持斗争的红二十八军两次派部队越过平汉线到达豫南桐柏山区,与鄂豫边区红军游击队协同作战,智取邓庄铺,奇袭蔡冲,连克泌阳高邑、马谷田国民党区党部,在邢集、尖山、竹沟、石滚河一带宣传发动群众,打击顽固势力。豫南山区之确山、泌阳、桐柏、信阳交界地区的人民掀起抗日热潮,青年农民纷纷加入红军游击队,部队迅速扩大。红二十八军两次派部支援,对于鄂豫边红军游击队的发展和边区抗战新局面的开创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中共鄂豫边省委机关进驻焦竹园、邓庄铺
1937年10月中旬,中共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负责人在泌阳王店召开会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面临的任务。会议根据党中央8月1日《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在与国民党没有谈判成功时,“我们的一切武装可以自动改变番号,用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的名义,根据党的新政策进行独立的活动,继续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以灵活的游击行动,去发动与组织人民,建立党的秘密组织,捉杀汉奸,扩大党的新政策的影响。”联系鄂豫边区的实际,中共鄂豫边省委决定对红军游击队进行改编,公开打出抗日旗帜,开展武装抗日的发动工作。随后,鄂豫边区省委和红军游击队进驻泌阳邓庄铺、焦竹园一带,省委机关设在焦竹园,以便加强对各地党和群众的联系与工作的指导。
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成立
中共鄂豫边省委机关进驻泌阳邓庄铺、焦竹园时,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已由8月份的59人扩充到600多人,拥有长短枪400多支。为适应大好形势,省委决定将部队改编为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团长周骏鸣,政委王国华,副团长冯景禹。为加强对部队的政治工作,设立政治处,王国华兼任政治处主任,文敏生任副主任。独立团分为6个连和一个手枪队,并在一、二、四、五连建立了党支部。此后,独立团以邓庄铺为中心,分兵两路,一路由周骏鸣率领到信阳尖山、邢集及桐柏一带;一路由王国华率领在确(山)泌(阳)边区,继续剿匪和打击顽固势力,扩大根据地。
竹沟暴动 1937年11月27日,竹沟镇进步青年周庆鸣、杨秀峰等在中共鄂豫边区省委的支持下,在竹沟组织武装暴动,处死国民党顽固分子、竹沟联保主任徐景贤,并解除其盘踞在竹沟的武装。次日,周庆鸣等带武装乘胜围剿徐景贤老家大罗庄。
这时土匪王占魁带千余人乘机占领竹沟镇。中共鄂豫边区省委派宣传部部长邓一非、共产党员周凤泉二人与其谈判,被王占魁杀害。中共鄂豫边区省委在当地群众自卫组织协助下,将王占魁击毙,其部被击溃。
同国民党地方政府的谈判 中共鄂豫边省委为争取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的合法存在,先后派独立团政治处副主任文敏生、独立团一营政委张明河、省委统战部部长刘子厚与国民党地方政府进行了三次谈判,从而取得了共识。随后,省委又派刘子厚、张明河赴开封同国民党省政府主席、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国民党第一战区预备军总司令张钫进行了谈判。1937年12月中旬,张钫基本接受了独立团的谈判条件,送给独立团1000套军装和3000块大洋及其他物资,并派一名高级少将参议前往邓庄铺点验了独立团的队伍。不久,中共中央同国民党中央政府谈判成功,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被改编为新四军、八路军。在同国民党各级政府谈判的同时,独立团还粉碎了国民党地方顽固势力的多次进攻。
中共鄂豫边省委改建为鄂豫边特委 1937年12月,中共鄂豫边区省委与中共河南省委接上关系后,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鄂豫边区省委改称为中共鄂豫边特委,受河南省委领导,河南省委组织部部长林凯代表省委参加特委的工作。特委机关始设在泌阳县焦竹园。不久,鄂豫边特委改名为中共豫南特委,下辖南阳中心县委和泌阳、确山、竹沟、正阳、叶县、遂平等县的党组织。
邓庄铺、焦竹园保卫战
1938年1月,泌阳县绅士王友梅勾结国民党南阳地方实力派别廷芳,乘抗日独立团主力外出剿匪之机,派吴定远团和泌阳县联防队1400多人,向中共鄂豫边特委和独立团机关驻地邓庄铺、焦竹园发动突然袭击。因寡不敌众,警卫部队在独立团副团长冯景禹指挥下,掩护特委机关撤出邓庄铺和焦竹园。9日,独立团主力部队分别在王国华和周骏鸣率领下,先后回师焦竹园,经一天激战,将顽军击溃。
中共豫南特委和抗日独立团进驻竹沟
1938年1月10日,中共中央长江局派红军团,营职干部朱茂绪、贺德斌、褚学忠等10多人,带配发八团队的军事器材随张明河到达邓庄铺。13日,中共豫南特委机关和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进驻确山县竹沟镇。竹沟原名沟竹,距确山县城西南约70华里,地处伏牛、桐柏二山脉结合部,是一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山村小镇。竹满沟是一个具有光荣斗争历史的英雄小镇,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土地革命后期,这里是鄂豫边省委领导的红军游击队的核心游击区。豫南特委和抗日独立团的进驻,标志着中原抗战的历史大幕将在竹沟地区展开。
新四军四支队第八团队成立
1937年12月,中共豫南特委派张明河到红二十八军与军长高敬亭一同前往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向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汇报豫南抗日军独立团同国民党谈判的情况,请示今后工作,受到周恩来、叶剑英、叶挺等同志的亲切接见。周恩来根据国共两党协定,宣布将大江南北的红军游击队统一编为新四军,把大别山的二十八军和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统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独立团编为第四支队第八团队。1938年1月14日,长江局作出关于对鄂豫边工作六项决议,要求河南省委以该区为工作中心,加强党的领导,发展党的组织,设立教导队,培训造就军政干部,扩大边区。同时,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周骏鸣任团长,胡龙奎任政委,朱茂绪任参谋长。部队编为两个营和团直手枪连、通讯排。改编后的八团队一切行动直接归中共中央长江局参谋处指挥。八团队的建立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豫南地区的形成。(未完待续)
(摘自《驻马店红色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