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7日
八路军女战士时革新的传奇人生
    时革新老人

    中年时革新在天安门广场留影    (时革新老人提供)

    时革新和丈夫侯庆敏    (时革新老人提供)

    时革新荣获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纪念章

  文/图 赵世群 王有震
  近日,笔者慕名走访了泌阳县八路军女战士、共产党员、今年97岁的时革新老人。
  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声如银铃,说到开心处,“哈哈哈”的笑声会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无不被老人的乐观、热情、健谈所折服。
  当我们说明来意后,老人主动把珍藏的“宝贝”一一拿了出来,奖章、证书、票据、书信……每一件都堪称文物级别。
  提起当年参加革命的往事,老人激情澎湃,侃侃而谈。
   巧妙应对鬼子
  时革新原籍河北省赵县。小时候家里姊妹4人,她因排行老二,乳名就叫时二为。时革新这个名字,还是参加革命后,她的丈夫侯庆敏给取的。当年在八路军游击队时,人们还送给12岁的时革新一个爱称,叫“十二妹”。当时,她是一名精明、活泼的儿童团员,在当地八路军游击队员的帮助教育下,读书识字,懂得了不少道理。她小小年纪就对八路军心生崇拜,知道鬼子、汉奸、皇协军是老百姓的敌人,八路军是为人民打天下的。时革新平时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并利用年纪小的优势,巧妙地为当地八路军游击队传送情报。
  有一天,时革新和一个小伙伴一起,要将游击队观察搜集到的有关鬼子、皇协军调动部署的情报送给八路军,不料,路上遇见几名巡逻的日本兵。时革新担心信件被搜出,忙将信件藏于路边的草丛中,然后大胆地迎着日本兵走了过去。
  “站住!你的,八路的干活?死啦死啦的!”听到鬼子的叫声,时革新装傻充愣,用方言把鬼子骂了一顿:“我的,挖野菜的干活!”说着,指了指自己的篮子。“你们的,鬼子,都该死的干活!我们中国人,都是好人的干活!”说着,时革新还有模有样地伸出大拇指在日本兵面前画了两圈。日本兵冲时革新吼道:“你的,小孩子,开路开路的!”
  时革新强忍着笑,待鬼子走远后,取出信件,一溜烟朝着目的地跑去。
   结识革命伴侣
  说到时革新革命的一生,必须要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她的丈夫、革命伴侣侯庆敏。
  侯庆敏,原名石顺兴。他从小家贫,母亲双耳失聪,姊妹4人。为了让他活命,石顺兴13岁那年,他的舅舅托熟人将他送到当地保安团当差,混口饭吃。
  1942年,日本兵进入赵县,保安团投靠日本人,做了皇协军。那时石顺兴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在皇协军里打杂跑腿。后来,他多次为八路军搜集、传送情报,把自己了解到的皇协军的情况及时报告给八路军首长。
  小小年纪的石顺兴看不惯皇协军助纣为虐,欺压自己的同胞,便找机会逃回了家。后来,他被当县委书记的叔叔带走,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又入了党。经过多年的锻炼和组织的考验,他被组织派到赵县一带做地下工作。其间,石顺兴多次被捕,但每次都机智脱险。17岁那年,石顺兴在搜集情报时,又一次被皇协军抓到。队长看在石顺兴曾在皇协军里当过差的份上,威逼利诱石顺兴继续留在皇协军里为鬼子效力。但石顺兴严词拒绝,大骂皇协军是“汉奸”“走狗”。敌人恼羞成怒,决定枪杀石顺兴。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石顺兴拖着沉重的脚镣和手铐,一路高喊:“誓死不当亡国奴!誓死不当汉奸!我石顺兴下辈子还当八路军!”视死如归,气盖山河。
  就在刽子手举枪行刑时,突然枪声大作,八路军如神兵天降,及时把石顺兴救了下来。
  后来的一天夜里,石顺兴率领游击小队,与游击大队集中在一个地主家里开会。但由于汉奸出卖,他们被日本兵团团包围,终因寡不敌众,参加会议的同志全部被俘。后经地下党全力营救,7人被释放,其中就包括石顺兴。为安全起见,石顺兴从此化名侯庆敏。
  石顺兴在赵县工作期间,结识了进步女青年时革新,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
  那年,县大队长冀元通知时革新与侯庆敏见面。当时,正赶上时革新父亲去世,全家人都在为其守灵。年少的时革新瞒着家人前往部队与爱人见面。但当时革新赶到约定地点时,侯庆敏所在部队已经出发。虽然两人未能如约见面,但时革新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走上革命道路
  接下来的日子里,侯庆敏带兵打仗,消灭敌人。时革新在敌后和民兵一起站岗执勤,和群众一同挖地道、埋地雷,袭击敌人。
  一次,鬼子扫荡赵县农村。时革新和两个伙伴刚埋完地雷,就在村子里遭遇几名日本兵追赶。情急之下,时革新和伙伴们跑到一口水井边,麻利地拽着井绳下到水井里。日本兵见她们进了井,也跟着下去了。时革新她们在快到水面的时候,双脚一蹬就进了地道。鬼子下去之后,看见井里有水,惊慌失措。时革新几人用砖头照准鬼子的脑袋,将其拍进水里。当第3个鬼子被拍进水后,其他鬼子再不敢下去了。后来,鬼子们往井里投了两颗手榴弹,又投了毒气弹,哪知时革新几人早把地道口封死,顺着地道跑出了村。
  后来,当被问当时怕不怕时,时革新老人爽朗地说:“哪里顾得上害怕啊,只顾着紧张、兴奋了!”
   婚礼遭到围攻
  1945年日本投降后,党组织派侯庆敏到正规部队参加解放战争。临行前,经上级批准,侯庆敏和时革新将举办简单婚礼。但没想到,婚礼遭国民党反动派围攻,小两口被冲散。
  后来,侯庆敏被派到陕西一个兵团里当指导员,时革新在组织的安排下,随刘邓大军南下。她一边做宣传和医护工作,一边追寻爱人足迹,寻找爱人。
  1948年,郑州解放,侯庆敏和部队留在河南,在许昌修建机场,后辗转漯河、周口、长葛一带,参加治淮工程。在周口,时革新终于见到了日思夜盼的丈夫侯庆敏。从此,两人再未分开。他们就像革命的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足迹遍布河南大部分地区。
  最终,他们留在了驻马店,1958年定居泌阳。时革新在县水利局工作;侯庆敏在县农业局做领导工作。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侯庆敏受到迫害。时革新坚决和丈夫站在一起,不离不弃,给丈夫鼓励和支持,和丈夫携手熬过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直到侯庆敏得以平反,恢复工作。2006年9月,侯庆敏因病离世,享年82岁。
   传承良好家风
  丈夫侯庆敏去世后,每到清明节前夕,时革新老人都会给已故丈夫写信,诉说衷肠。
  “庆敏同志,我的爱人:你知道为妻我多么思念你吗?去年九月初一那天,你生病在医院已躺了10多天。我去看你,有说不完的话。天晚了,你一直催我回家。我走的时候,你依依不舍地送我。你虽行动不便,但仍坚持把我送到门外。就在那天夜里,你走了,孩子们没敢及时告诉我。
  “我真后悔啊,在你离开我们的时候,作为你的妻子,我却不在你身边,没能好好照顾你。你当时该有多么痛苦、多么无助啊!
  “我知道那天晚上你不想让我离开医院,但你担心我的身体。你离开时,多么想让我拉着你的手不松开啊,可为妻我却不在你身边……”
  字字血、声声泪,让人不忍卒读。
  老人虽没上过学,但在革命大家庭里识字、读书,写出的字娟秀大方,刚劲有力。
  时革新老人有开心或不开心的事,都会写在纸上,有机会就到丈夫墓前,把信的内容读给丈夫听,向丈夫倾诉。
  时革新老人乐观地告诉我们:“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同志,把我们照顾得这么好,我要使劲活。”说罢,又提高嗓门,重复一句:“我要使劲活!”
  时革新老人养育的4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早已是爷爷、奶奶辈。他们秉承父母爱国爱党、廉洁自律、艰苦朴素的良好家风,尽享天伦。父母一生的光辉将一直照耀着他们,并由他们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