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1日
三伏天老年人 科学养生促睡眠
  三伏天高温湿热,老年人易出现心火和肝火旺盛、失眠多梦等问题。中医和麻醉睡眠专家指出,夏季养生需遵循清热不损阳、祛湿不伤脾的原则,通过科学饮食、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三管齐下,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饮食调理:清火安神的食材巧搭配
  主食优选清热健脾组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巍推荐三色安神粥:绿豆20克(清心火)、百合15克(宁心安神)、小米50克(健脾和胃),搭配莲子10颗(养心助眠),煮至软烂作为晚餐主食。研究显示,小米富含色氨酸,能促进大脑分泌5-羟色胺,帮助改善睡眠。
  时令蔬果降火有妙招。夏季宜多吃三瓜一果:苦瓜焯水凉拌(含苦瓜苷可清肝火)、冬瓜薏米汤(利尿祛湿)、丝瓜豆腐羹(维生素B族助眠),晚餐后2小时食用100克西瓜(含瓜氨酸可放松血管)。注意:脾胃虚寒者西瓜需常温食用,每次不超过200克。
  安神茶饮替代夜宵。中国睡眠研究会建议:19时后避免进食,可饮用双麦安神饮(炒酸枣仁10克+小麦30克煮水),或温服200毫升低脂牛奶(含钙镁元素)。下午和晚上忌饮浓茶、咖啡。
  运动养生:动静结合调节生物钟
  晨练是养阳黄金时段。广州体育科学研究所数据显示,夏季6~8时进行30分钟太极拳或八段锦锻炼,可提升人体褪黑激素分泌量23%。注意避免烈日直射,预防中暑,运动后及时补充淡盐水(500毫升水+1克盐)。
  午后消暑特色活动。北京市老年病医院推荐水疗三式:15~16时在浅水池中慢走(水温28~32℃)、水中太极、扶池壁踮脚,每次20分钟。水压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心悸失眠。
  晚间经络调理法。睡前2小时可尝试助眠三步操:用牛角梳从前向后梳头100下;按揉太冲穴3分钟;手心搓热敷关元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表明,此法可使入睡时间缩短40%。
  作息调整:顺应天时的睡眠方案
  科学安排午休时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建议采用1-2-1原则:午餐后静坐1刻钟—右侧卧午睡2刻钟—醒后缓行100步。避免伏案午睡,防止颈椎病加重失眠。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上海市疾控中心调查显示,保持卧室26~28℃、湿度60%左右,使用7厘米高的荞麦枕,搭配遮光率达90%的窗帘,可提升睡眠效率15%。建议22时前关闭电子设备,开启柔光夜读30分钟。
  情志调养的秘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芳推荐音乐冥想法:睡前聆听《平沙落雁》等古琴曲,配合腹式呼吸(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连续21天可降低焦虑指数31%。
  (市中心医院麻醉睡眠医学专家 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