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宇,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押运分公司遂平大队驾驶员。
13载寒暑,他手握运钞车方向盘,创下安全行车零事故的纪录,以每一次检修的专注、每一次险情的应对、每一次坚守的抉择,书写了对公司的忠诚。他的故事,是“学有榜样、行有标尺”的生动注解。
把责任扛在肩上
每天5时30分,在遂平县农商行停车场,露水还凝结在车辆后视镜上,张振宇的身影已准时出现在车辆旁,坚持13年如一日的“晨间三查”——绕车检查轮胎、底盘、引擎。这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运钞车拉的是金融安全,方向盘握的是千家万户的信任。”这是他的座右铭。
2012年7月,张振宇成为运钞车驾驶员。入职第一天,他就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他认真钻研驾驶技术,将休息时间用于理论学习,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实用技巧。练习坡道起步时,他反复琢磨离合器与油门的配合技巧,直至老同事称赞“比老兵还稳”。入职第一年,他便圆满完成300余次勤务,实现了零违章、零失误。
早年从事汽车电路维修的经历,让张振宇成了队里的“车辆医生”。一次,车载收音机突然“罢工”。他忍着车内超50℃的高温排查,汗流浃背也没开空调,只为不打扰正在午休的银行工作人员。他把脱落的线头接好时,收音机传出的赛事播报让同事欣喜不已。“车是咱的‘战友’,对它上心,它才会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张振宇的匠心,就藏在每一次专注的检修和谨慎的换挡中。
把使命记在脑中
2016年11月23日,罕见暴雪席卷遂平。下午3时,运钞车艰难行驶在嵖岈山景区的山路上,能见度不足5米。行至一上坡时,车辆前轮在积雪下的冰层打滑,车辆突然失控。张振宇临危不乱,迅速松开油门、轻点制动,双手稳稳握住方向盘,缓缓将车倒回平坦路段停稳。
面对险情,车长欲下车,张振宇将其拦住:“先设警戒,我来装防滑链!”说罢,张振宇立即抄起千斤顶冲进风雪。北风卷着雪粒如石子般砸在脸上,他俯身扒开积雪,发现底层坚冰硬如铁块。他咬牙坚持用起子一点点凿,再用千斤顶顶起后轮,手指冻僵了仍奋力安装。解款员要下车帮忙,他摆了摆手说:“护好款箱!”半个多小时后,防滑链装好,车辆得以继续前行。
“我当时就想,车不能停在风口,款箱不能有半点闪失。”事后,张振宇轻描淡写地说。同事们深知,那段风口道路冬季事故频发,是他凭借冷静与技能才化险为夷。张振宇将“安全”铸成押运路上最坚实的承诺。
2021年10月的一个周末,同事李秋军打来电话。电话里,李秋军焦急地说:“振宇,我家的拖拉机坏了,满地的玉米等着收,下午的班……”“你先收玉米,我替你值班。”没等对方说完,张振宇便答应下来。当时,他家也正在收玉米。他只能对爱人说:“秋军家收秋,我得顶班。”爱人发牢骚:“你呀,自家的活儿总往后放。”他“嘿嘿”一笑,拍掉衣服上的尘土,骑上电动车赶往10多公里外的单位执行勤务。
把忠诚刻在心间
2024年8月7日清晨,张振宇正准备出门上班时,发现母亲捂着胸口,脸色苍白,呼吸急促——老人的冠心病又犯了。他一边安排女儿和儿子送母亲去医院,一边说:“我下班后就到医院。”小心把母亲扶上车后,他转身骑上电动车奔向单位执行勤务。完成任务后,他冲进医院。病床上的母亲看到他,忍着身体不适笑着说:“老毛病了,你别耽误了工作……”走出病房,这名硬汉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接下来的十多天,张振宇白天值守运钞车,检查、驾驶、护航;夜晚换上便装来到医院,为母亲擦身、喂药、陪床。大队长王保山见他满眼血丝,关切询问,他才道出实情。领导让他休假,他却说:“队里任务重,我能扛住。”
那段时间,他经常在清晨擦车时不忘叮嘱护士换药,夜晚陪护时掖好母亲的被角后又研究次日勤务图。他对母亲说:“妈,您养我小,我得守您老;单位信任我,我得对得起这份信任。”在工作岗位与家庭责任的天平上,张振宇找到了动人而温暖的平衡。
13年,4700多个日夜,张振宇在方向盘上写就匠心:风雪中的担当,团队里的温度,忠孝间的坚守。没有豪言壮语,他用13年零事故的纪录,将忠诚刻进每一段押运路途。
如今,在公司开展的“形象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张振宇的故事如种子般生根发芽:有人学他记驾驶笔记,有人主动替班,有人将“宁停三分”警示贴在方向盘上……越来越多的“张振宇”正用行动证明:形象作风建设,是岗位上的每一次专注、团队里的每一次援手、责任前的每一次担当。
张振宇说:“方向盘在手里,责任就在肩上。只要公司需要,我就一直开下去。”他用13年时光,在方向盘上写下无悔坚守与默默奉献。
(王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