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竹沟党训班
中共河南省委机关迁驻竹沟后,把培训大批军事人才和党的干部作为省委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继续办好军政教导大队和各种训练班的同时,在竹沟开办了党训班,负责全省县、区级党的干部轮训工作。竹沟党训班由省委组织部部长陈少敏亲自主持,党训班除从延安和武汉来的专职教员外,省委领导同志都亲自对来自全省的中层负责同志进行授课,授课内容除马列主义理论、中共党史、联共布史、抗战以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新形势教育外,还包括学员必须掌握的常识。从1938年6月至1939年10月,中共河南省委(后为豫鄂边区党委)在竹沟先后开办6期党训班,每期3个月,培训全省县、区级党员干部1200余人。这些党的干部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为全面加强河南党组织建设,省委还要求各地、县委开设小型训练班,轮训各个支部负责人。
肖望东率新四军游击支队先遣大队开赴豫东
为开展豫东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派肖望东率新四军游击支队先遣大队由竹沟开赴西华。经过补充、休整后,渡过新黄河,到豫东敌后睢杞太地区配合吴芝圃领导的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开展游击战争,使之成为豫东游击战争的公开旗帜和基干力量。彭雪枫指示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分两批渡过新黄河,进入睢杞太地区,与吴芝圃部、肖望东先遣大队共同作战,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
《拂晓报》创刊
历来重视政治宣传工作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游击支队东进敌后的前夕,在竹沟创办了新四军游击支队的机关报《拂晓报》,由阿乐、单斐、易河3人负责编辑出版。为加强领导,办好报纸,还成立了游击支队党报委员会,彭雪枫为主任,张震、肖望。他在创刊词中表示:“‘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敢、进取、迈进、有为、胜利就来的意思。军人们在拂晓要出发,要进攻敌人了。志士们在拂晓要奋起,要闻鸡起舞了。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我们的报纸,定名为‘拂晓’,是包含着这些伟大的意义的。”这份油印四开的小报,随着新四军游击支队东进敌后,在豫东大地,在豫皖苏边,在洪泽湖畔,对抗日战争起到了推动、激励、鼓舞斗志的积极作用。1939年,该报通过周恩来、范长江等人帮助,一度传播到亚洲、欧洲、美洲各主要国家,让中原抗战勇士名扬海内外。
民主人士任芝铭和今是中学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豫南地区的实现和上级党组织的关怀支持,为以竹沟为中心的豫中南地区各级党组织的恢复、发展与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兴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各级党组织的努力下,青年救国会、抗敌后援会等群众组织纷纷建立,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1938年7月,中共新蔡县党组织在进步民主人士任芝铭的支持下,征得国民党新蔡县政府同意,创立新蔡抗日救援会,下设3个团,积极开展抗日宣传。
后又以二团为主,创立抗日民族先锋队,队员达千余人。8月,中共中央长江局派李广涛到新蔡任中共新蔡县委书记。在进步民主人士任芝铭先生帮助下,以今是中学为基地,积极恢复党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转自《驻马店红色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