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杨金志 张梦洁
8月7日,我们将迎来立秋节气。立秋在每年公历8月8日前后,农历七月左右,太阳达到黄经13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揫,同“揪”,就是聚敛、收集的意思。中国传统以立秋作为秋季的开始,此时处于夏秋交替之际,暑热依然显著。
上海松江区新浜镇的家庭农场经营户何杨阳,正在他的土是宝农业基地侍弄水稻。不过,他并不是在田间地头,而是在基地的大屏幕前。屏幕上,显示着他所服务的6000多亩水稻田的“数字孪生”图像。何杨阳和同事用鼠标在屏幕上“划拉”并“选中”一片田地,它的面积、海拔、经纬坐标等参数马上显现出来;再选定一架无人农机,设定耕种或者播撒农药的任务,这些机械就会在人的辅助下,开始劳作。
何杨阳是本地人,“90后”,8年前辞去机关单位的工作,满腔热情地回乡种田。“数字孪生+无人化种植+优质种源”,是他的几大法宝,也是新时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最显著的区别所在。
一年四季,耕、种、管、收。在周而复始中,何杨阳深切地感受着土地与节令。立秋前夕的水稻,即将拔节抽穗,田间管理至关重要。何杨阳带着我们登上田头农机房的屋顶,只见阡陌纵横,一道道水渠连成绵延不绝的江南水系。微风拂过,阵阵稻香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深呼吸。
何杨阳的农业基地还是一个青少年学农基地,外墙上画着乡村彩绘,田头摆放着稻草人、水车。
(新华社上海8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