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7日
柳杰:36年守护群众平安路
    工作中的柳杰

  文/图 全媒体记者 刘金霞
  清晨七时,驻马店高新区街头车流渐密。57岁的交警柳杰已站在路口,沐浴着朝阳的金辉,从容疏导着早高峰。藏蓝警服的袖口磨出了细痕,帽檐下的眼角刻着岁月印记,但那一招一式指挥若定的手势,仍透出他当年的利落。从1989年穿上警服至今,这抹藏蓝已在公安战线跃动了整整36年。
  从看守所到派出所,从禁毒前沿到交通岗亭,柳杰用3次个人三等功、4次嘉奖和沉甸甸的群众赞誉,在岁月的长卷上书写着“忠诚”二字。他常说:“警服在身一日,责任就在肩头一日,要对得住老百姓的这份信任!”
   危难显担当 风雨立脊梁
  “大家跟紧手势!小车先过,大车靠后!”在2023年7月的特大暴雨中,高新区多条道路积水严重。面对齐腰深的积水,巡逻中的柳杰没有片刻迟疑,毅然踏入水流最湍急处,用自己的身躯充当“路标”。
  浑浊的雨水浸透了制服,顺着警帽边缘流淌,却浇不熄他指挥的专注。历经4个多小时的坚守,换来的是车辆有序通行,无一人因积水遇险。当积水退去,他的双脚早已泡得发白发皱。他只是朴实地笑笑:“大家平安,这点累就值了。”
  这样的“拼”,是柳杰的职业注脚。2024年11月,为押解逃犯毛远刚从山东星夜兼程返豫,全程未合眼。次日,不顾舟车劳顿,他又准时出现在安保现场,直至任务完成才因体力透支而踉跄。面对“何苦这么拼”的劝说,他挺直腰板:“警徽还在肩上,就没有掉队的理由。”
  事故识端倪 铁肩护公正
  在事故处理岗位上,“柳包公”的称号不胫而走。2021年盛夏,一起轿车撞人致死事故看似寻常,但肇事司机张某鹏闪烁的眼神、现场消失的刹车痕迹以及异常的车轮轨迹,立刻牵动了柳杰敏锐的神经。
  “事出反常必有妖。”38℃酷暑中,他扎根监控室十几个小时,汗流浃背地逐帧过滤周边视频,最终捕捉到关键画面——肇事车提前蛰伏,蓄意加速撞向受害者!真相随之浮出:张某鹏因妻子与受害人有染,精心策划了这场伪装成事故的谋杀。正是柳杰这份“揪住疑点不松”的执着,让正义穿透谎言的迷雾。
  “每起事故背后都是家庭的悲欢,不能让任何一人受委屈。”经手的案件零投诉、10余面感谢锦旗,是他公正执法的勋章。面对试图用金钱“通融”的说情者,他底线清晰:“这身警服,不是用来做交易的筹码。”2022年末一起货车事故中,肇事司机来某涛涉嫌危险驾驶,欲用重金收买被拒,最终被依法严惩。
   百姓冷暖心 警徽映温情
  “警察同志,救命!我车上有一名断指病人!”2024年2月15日,巡逻中的柳杰接到紧急求援:高速下站口被困车辆里伤者命悬一线。
  “跟着警车,快!”警笛撕裂空气,柳杰全力开道护航。8公里路程,早高峰时段20多分钟的路程,硬是在他的精准引导下压缩至6分钟到达。看着伤者被送入急诊室,他轻抹额角的汗珠,转身默默回到巡逻岗位。
  这样的暖心服务,已成柳杰的日常。调入重点车辆监管岗位后,他得知两位八旬老人因行动困难无法办理车辆报废手续,隐患难消。他当即主动上门,开车接送老人往返车管所,全程代办手续。“这都是该做的”,是他回应老人感激时最朴素的表达。每年他上门办理的车检、报废业务超数10次,用脚步丈量着为民服务的温度。
  藏蓝几十载 忠诚照征途
  从青春勃发的青年民警到如今鬓染风霜的“老公安”,柳杰的抽屉里,锁着一摞泛黄的荣誉证书,更珍藏着一份对职业的虔诚敬畏。
  “柳哥是大家的榜样。”年轻民警王浩如是说。柳杰总毫无保留地将数十年事故勘查的秘诀、群众沟通的心得倾囊相授,手把手培养了一批批业务骨干。
  夕阳西沉,结束一天辛劳的柳杰,警服上还沾染着风尘仆仆的印记。他驻足回望,目光抚过车水马龙、井然有序的街道,欣慰之情溢满眼底。36载风雨兼程,他将最珍贵的年华,融入了公安事业的脉动;36年初心如磐,他以不懈的坚守,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这抹历经岁月洗礼的藏蓝身影,依然坚定地行进在书写“平安答卷”的征途上,警徽闪耀,忠诚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