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 文/图 全媒体记者 闫宏伟 倪迎娟
通讯员 韩旭 李怡漫
近日,记者走进河南先利达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利达化工)的智能控制中心看到,巨大的电子屏上数据实时跃动:生产能耗下降18%、设备综合效率(OEE)提升至92%……先利达化工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李娜表示:“企业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在数字化赋能、绿色制造、人才建设和新药研发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研发生产体系,锚定创新战略,培育新质生产力,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创新引领,构建多链融合研发体系
据了解,先利达化工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融入企业发展,构建了“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科研体系。目前,公司在小麦、水稻、花生等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方面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并积极拓展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市场。其中,纳米农药缓释技术使药效持续时间延长40%,用药量减少30%,成为企业打开欧盟市场的关键“钥匙”。
支撑这一创新体系的是先利达化工的多链融合科研矩阵。其中,总投资5.8亿元、采用世界一流标准打造的驻马店国家级农药化工产业园智能制造工厂已于2024年全面投产。厂区配备了瑞士华尔宝、梅特勒托利多,美国鼎贞、安捷伦,德国沃特斯等全自动智能生产设施和进口检测、检验精密仪器,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在人才梯队支撑方面,先利达化工目前拥有员工500多人,其中研发团队36人,为产品研发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是生产力,找准支点,就能撬动整个行业。”李娜表示。在同行聚焦数字化时,先利达化工已启动全链共生计划,推动企业从系统依赖向模式创新转型,并探索农药与医药交叉创新,抢占新兴产业高地。
多年来,先利达化工坚持打造“红火惠用”品牌,专注于作物增产解决方案的应用研发和新化合物创新机制,每年拿出销售额的5%投入产品研发,致力生产让农民放心使用的优质产品,旗下红霸、火到底、惠农乐、用多收等品牌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
链式协同,赋能现代农业发展
从实验台到生产线,从传统制造到智能运营,企业的转型印证了一个真理:传统产业拥抱科技创新与数字变革,便能焕发勃勃生机。
先利达化工充分利用技术优势,不断进行试验试用,确保产品高效安全。与国内技术领先的科研院校,如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通过产学研合作,保持技术领先。
在服务“三农”方面,先利达化工创新“产品+服务”模式:开发微信小程序提供作物病虫害AI诊断服务,组建农技服务团队,为种粮大户开展农技培训。
在遂平县常庄镇的高标准农田,先利达化工的“红霸系列增产方案”正创造着亩均增收300元的效益。在中原腹地、东南亚市场……先利达化工通过产业链、服务链、价值链的链式协同赋能,实现了社会价值。这种协同效应获得了政府的高度认可,先利达化工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河南省农药行业领军品牌、河南省农药行业优质生产企业。
“作为农药产业链‘链主’企业,先利达化工深度整合上下游资源,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助力打造全国最具特色的农药化工生产基地。”谈起链式协同如何服务农业,李娜说,“在这一发展阶段,先利达化工以实干破除质疑,用品质赢得信任,将‘中国标准’植入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