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闫宏伟 袁敏
昨日,记者从市开发区有关部门获悉,在当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宏大时代背景下,今年初以来,市开发区以“智改数转”(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以全流程帮办服务、梯度化培育机制、精准化政策赋能为有力抓手,引领企业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全速迈进。
全流程帮办服务为企业转型保驾护航
市开发区精心构建了覆盖工业技术改造全周期的完善服务体系,为企业打造了一条畅通无阻的转型“高速路”。从项目启动时的填报指导到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批复协调,从实施阶段的精准推进到资金衔接的关键保障,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帮办服务,让企业集中精力专注技术改造和业务发展。
为确保政策精准落地,市开发区建立了“区级—市级—省级”三级培育库,对10家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的个性化跟踪辅导,累计开展120多次入企诊断,为企业全面“体检”,精准锁定项目改造、人才对接、奖补兑现等环节。针对重点项目,建立周调度、月通报的高效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同时,积极协调银行机构为企业制订融资方案,累计落实贷款2.3亿元,有效破解企业转型过程中的资金瓶颈,让企业在“智改数转”的道路上轻装上阵。
梯度化培育机制激发企业成长活力
梯度化培育机制是市开发区推动企业“智改数转”的重要法宝。三级培育库覆盖企业超50家,形成了层次分明、梯度推进的良好格局。10家重点企业作为“排头兵”,已完成数字化改造投资1.8亿元,在智能化、数字化领域率先突破,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通过梯度化培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能在市开发区找到适合自己的转型路径和发展空间。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市开发区提供基础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帮助企业搭建数字化框架;对成长型的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人才培养的引导,推动企业向智能化迈进;对重点骨干企业,则鼓励其开展高端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这种梯度化的培育方式激发了企业成长的内在活力,促进了市开发区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精准化政策赋能为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在数字化转型领域,市开发区创新推出了“政策+诊断+上云”模式,为企业“智改数转”注入了精准而强劲的动力。定期召开服务商与智库专家政策宣讲会,让企业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动态和技术趋势,为企业转型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有力的政策支持。
市开发区组建专项诊断团队深入企业开展数字化“体检”,为企业精准“把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绘制个性化的转型路线图。鼓励企业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施生产自动化升级,目前已有45家企业实现设备联网与数据互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8%。河南乐山电缆有限公司作为标杆案例,通过部署智能传感系统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获批河南省智能工厂,其车间自动化率达92%,产品不良率下降至0.3%,为开发区制造业树立了数字化转型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