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徐佳瑞 通讯员 贺志勇
9月15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位公辣半蹄”正式进驻平舆县东皇街道刘凡社区共同富裕加工园。这一项目不仅让百年卤制技艺实现产业化新生,更以“产业+就业+技艺”模式搭建群众致富平台,为东皇街道共同富裕工作注入动力。
当天,东皇街道党工委书记姚东云等干部走访加工园时,项目负责人、“位公辣半蹄”第四代传承人位自洪介绍,一期1条生产线已就绪,13名员工培训完毕待上岗;二期计划增投3条生产线,需用工70余人,将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
作为平舆本土知名非遗美食,“位公辣半蹄”凭借“老汤卤制、高温脱脂”的百年工艺和独特口感,拥有扎实群众基础与市场潜力。此次入驻并非简单场地迁移,而是依托加工园实现“小作坊”到“标准化生产”的升级。园内配备符合标准的洁净车间与冷链仓储,既保留传统工艺精髓,又通过规范化流程提升产能与品质稳定性,为拓展市场打下基础。
项目深度绑定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构建多重增收路径。就业上,优先吸纳周边低收入群众、留守妇女及返乡劳动力,设置食材处理、卤制加工等岗位,提供技能培训与稳定薪资,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产业链上,通过“订单式采购”联动本地养殖大户,优先收购本土生猪蹄,带动上游养殖业增收;此外,加工园还计划开设“非遗技艺培训班”,由位自洪现场教学,帮助有创业意愿的群众掌握卤制技艺,实现小成本创业。
“我们已与位于郑州的河南国浩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合作,依托其社区食堂运营资源解决销售问题。”第五代传承人位森表示,入驻后生产条件改善,更能借加工园将非遗传承与共同富裕结合,“让老手艺‘传下去’,更‘带富一片人’,是我们的新责任。”
姚东云称,这是街道“文化赋能产业”的重要实践。下一步,东皇街道将优化加工园配套,协助“位公辣半蹄”拓展电商、文旅渠道,同时挖掘更多本土特色项目入驻,以“一产联动、二产加工、三产延伸”模式,让特色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稳定器”,为共同富裕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