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8日
竹沟成为中原抗战的战略支撑点(三)
  确山(竹沟)惨案
  竹沟抗日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引起国民党顽固派的极大恐慌,多次蓄意制造摩擦,企图把新四军留守处挤走或就地取缔。1939年2月14日,国民党河南省执委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务必于12月全部驱逐竹沟留守处人员。10月,国民党中央政府下达了用武力除掉新四军第八团队驻竹沟留守处的反动命令,交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和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督办。卫立煌命令驻南阳的三十一集团军司令汤恩伯执行这一任务。汤恩伯任命少将参议联明轩为进攻竹沟的总指挥。汤恩伯授意耿明轩这次进攻要抓得紧、打得狠,并让耿明轩转告确山、泌阳、信阳三县县长,各县得的枪支归各县,消耗弹药由本集团军补发;不要俘虏,杀或放由他们自行处理。耿明轩受命后,分别纠集确山县县长许工超、洛阳县县长陈浴春、信阳县县长马显阳等进行具体策划,共调集确、泌、信三县自卫团16个中队(其中有些是地方联防队)1800余人围攻竹沟镇。当时竹沟留守处共有600多人,其中战斗部队近200人,另有竹沟县委组织的地方武装30余人,武器除100多支长枪和部分干部佩带的手枪外,仅有一挺苏式转盘机枪,敌我力量悬殊。11月11日拂晓,顽军向竹沟发动了突然袭击。
  战斗打响后,刘子久、王国华、危拱之、王恩九、谢邦治立即在西寨门门楼组成指挥部,迅速组织全镇军民奋起反击。张旺午、周庆鸣往来东门、北门指挥战斗。竹沟地、县委领导王景瑞、杨毅、朱正传、李九令、向润英等都投入了战斗。危急时刻,竹沟镇上青壮年群众扛起土枪土炮,积极协助部队守卫寨墙,妇救会员送水送饭,竹沟军民众志成城。12日全天,顽军以密集火力轮番射击。
  两天一夜的战斗,竹沟部队弹药消耗很大,电台失灵,与外界联系中断,中共河南省委果断决定午夜突围。当晚,寨墙上挂满灯笼,司号员吹起集合号,给顽军以固守待援的假象。省、地、县委负责同志分头进行动员,焚毁了文件,调整了武装力量和武器弹药,规定了行军路线和口令,把行走困难的伤病员和儿童安置在群众家里掩护起来,妇救会组织妇女突击为突围部队赶制棉衣、干粮,一切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零点过后,省委把干部、战士集中在西寨门内。
  那天是星期日,下着小雨,天黑如漆。竹沟留守处全体人员500多人,趁敌不备,在留守处参谋穆学礼、竹沟县委书记姜宗仁带领的两个班和竹沟青年队掩护下,在敌泌阳自卫团担任联防的中共地下党员段长贤、徐中学、陈子爵等的配合下,分三批从西寨门突围。突围路上,除赵丽耕等个别女同志和小孩因天黑路滑掉队遇害外,其他人员在沿途群众帮助下,于13日上午陆续到达预定地点桐柏县龙窝,与留守处先期到达的中原局印刷厂的同志胜利会合,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企图彻底消灭竹沟留守处全体人员的罪恶阴谋。
  敌人占领竹沟后,便开始了一场血腥的屠杀和抢掠。13日6时,泌阳县常备队首先涌进竹沟,进行大肆抢掠。9时,耿明轩率确山县团队进入寨内到处搜刮,竹沟镇群众所受损失无以数计,十室九空。同时,耿明轩执行汤恩伯“不要俘虏”的指令,残杀因抗日受伤的干部战士及其家属200余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确山惨案。惨案发生后,国民党在竹沟设立了四县联防办事处,实行白色恐怖,继续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更有甚者,河南省委统战部部长(即留守处交际副官)王恩久(国民党授少将军衔)奉命去确山与县长交涉,竟也被确山县常备队残杀于确山西南的孤山冲。整个竹沟地区笼罩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腥风血雨之中。
  确山惨案发生后,全国抗日军民极大愤慨,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倒行逆施和反动行径立即给予揭露和抨击。11月18日,刘少奇、彭雪枫向党中央报告了确山惨案的情况,并向卫立煌提出抗议,同时做了善后工作部署。确山惨案的消息传到豫皖苏、鄂中和皖东等新四军部队,广大干部战士义愤填膺。新四军将士们风尘仆仆,满身硝烟,有的刚从前线归来,有的身带伤疤,走出医院,准备再上前线。谁能想到,当他们为挽救祖国危亡,在前线流血牺牲的时候,国民党顽固派竟袭击了他们的后方,残杀了他们的家属。全体指战员愤怒声讨国民党顽固派的罪恶行径,要求严惩许工超等制造惨案的凶手,立志为死难者报仇。
  党中央对确山惨案的发生十分关心。1939年12月25日,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针对平江、确山惨案及顽固派进攻边区等反共事件,通电全国,要求“执行国家法纪,惩办肇事祸首,取缔反共邪说……”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民众讨汪大会上严正指出:“对于那些敢于闹平江惨案、确山惨案的人,对于那些敢于破坏边区的人,对于那些敢于打击进步军队、进步团体、进步人员的人,我们是决不能容忍的,是必定要还击的。”
  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驻马店地区党组织和人民,没被敌人的血腥屠杀吓倒。不久,中共河南省委又建立了中共汝南地委,领导人民继续开展抗日救亡的伟大斗争。
  (转自《驻马店红色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