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贺建)诗人孙友民诗集《清晨诗》日前正式出版。这部作品以“清晨”为精神坐标,交织个人记忆、地域历史与人类普遍境遇,构建了一座诗意丰盈的文学殿堂。
《清晨诗》中,“清晨”被赋予多重象征:既是时空裂隙中觉醒的存在之镜,映照个体与宇宙的孤独对话,又是记忆复苏的澄澈时刻,显影尘封的家族往事与历史伤痕,更是诗性语言的原初状态,如“栽种金风”般淬炼纯粹意象。诗人以豫南地理为经纬,将汝水、驻马店等符号升华为承载历史深流的诗意空间,在《汝南王巡行的春宵》等诗中,让古代传说与当代现实展开超时空对话,赋予地域书写宏大历史纵深。
孙友民的诗艺独具匠心,意象如“煤油灯”“流向天空的桃花”兼具地域根性与普世隐喻;语言实验则融汇古典凝练与现代节奏,碰撞出文化符号的奇异交响。其诗既礼赞平凡劳作的神性之光,亦直面生命的脆弱无常,最终以“悲欣交集”的哲思完成对存在的温情救赎。
孙友民,笔名大地游民,河南省作协会员,驻马店市作协副主席,20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