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3日
剪不断的情缘
  文/刘瑛
  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大学读的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大学毕业后,我做了近20年的小学语文老师。舞文弄墨是我的日常生活,语言文字早已融进我的血液里、刻在我的骨髓里。几十年来,我和《天中晚报》一直有着剪不断的情缘。
  2005年,我在黄淮学院上大二。大二暑假,经学兄朱剑锋介绍,我到天中晚报社实习。当时,我每天跟着记者下乡到田间地头、到城区的大街小巷寻找新闻热点,拍摄照片,采写新闻。记得有一次,我们采访回来,记者让我把当天的采访写成一篇新闻稿。我搜肠刮肚好不容易写了一篇稿子,然后递给首席记者审阅。首席记者看完我写的新闻稿说:“写得太简单。”是啊,那时的我还太年轻,虽然是中文系的学生,但文笔还显得稚嫩。不过,24岁的我又是一个极爱学习的女学生。每天,我都久久徘徊在天中晚报社大门两侧墙壁的阅报栏前,阅读当天贴在墙壁两边的报纸。在这里,不仅可以阅读报纸内容,还可以看到当天编辑对每一条采写的新闻的点评。编辑不仅点评文字,还点评拍摄的配图。每天,我就站在报栏前,如饥似渴地学习,在心里默默阅读每一个豆腐块的内容及点评。在报社实习近两个月的经历,对于后来我亲近文学、爱好文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0多年过去了,但这段在天中晚报社实习的珍贵时光成了藏在我记忆深处最美好的回忆。
  2006年7月,我大学毕业。我为黄淮学院的陈芳老师写了一篇文章——《是可爱让你如此美丽》。我上大学时,陈芳老师刚刚大学毕业不久,教我们班的《现代汉语》课。她和我们年龄相差不远,操着一口动听流利的普通话,孩子气的圆脸儿,笑起来眼睛眯成两条弧线,嘴角两边露出浅浅的酒窝。要和朝夕相处的陈芳老师分别了。昔日相处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美好的人物、难忘的师生情,一切都是那么难舍。于是,我就写下了《是可爱让你如此美丽》这篇文章,保留了一段大学时代的美好记忆。我小心翼翼地一遍又一遍在作文纸上抄誊着这篇作文,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最后,我跑到报社编辑部,偷偷地把自己的心血之作从挨着地面的门缝里塞了进去。然后,我怀着释然的心情离开了,好像完成了一件大事。
  没有想到,时隔不久,我接到了在报社实习的朱剑锋的通知:你的文章在日报上发表了,你赶快到报社领取报纸吧。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浑身充满了力量。我满怀欢喜地来到报社编辑部,领取了报纸。当我展开报纸,发现自己变成铅字的文章时,心里的喜悦比吃糖还甜蜜。后来,我把这份报纸送给了陈芳老师。
  2014年,我已经是一名有了8年教龄的小学语文老师。在经历了汝南四年轰轰烈烈的课改之后,这一年,我把自己8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总结成一篇论文——《若问课改是什么》。这一次,报社又给了我一个惊喜。不久,我收到了刊登着自己论文的报纸。很明显可以看出,编辑给我做了较好的修改。经过报社编辑的精心修改,这篇论文显得更专业,更有学术性了。
  随着阅历的丰富和写作能力的增强,我在《天中晚报》发表文章的篇目也逐年增多。我的作品《春》《小兔的幸福》《尝试玩中教作文》《雪中情》《我上茶山约春天》等先后发表。这些文章的发表,增强了我写作的信心,激发了我不断创作的热情,有效助力了我的语文教学。
  是报社这个平台的托举,让学生对我多了几分崇拜,让同事对我投来了羡慕和佩服的目光。写文章、发表文章也让我的语文教学走上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时光匆匆逝去几十载,相信我和《天中晚报》的情缘一定会日益深厚,历久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