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5日
镜头里的时光与山河

   驻马店实验小学南区六(1)班 杨桃  
  在龙门石窟旁,一位穿着民族服饰的维吾尔族老爷爷,正在对着大佛沉思。  
  “小朋友,能帮我在那里拍一张照片吗?”老人向我走来。我慌忙地拿起相机并调整好镜头,将石像、老人、伊河和桥定格在了照片中。老人愉悦的表情随着快门声的结束消散,眉间透着淡淡的哀愁。  
  “爷爷,您怎么了?”我小心翼翼地问。老人从口袋中掏出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有一群穿着考古工作服的人,他们拿着各式各样的文物修复工具,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图片背面有一行小字:河南.洛阳.龙门窟。我惊讶地说道:“爷爷,您以前是考古专家吗?”“50多年前,我加入新疆考古支援队,来这里修复文物。当时,这里环境非常差,处处长着野草,石像残缺不齐……那时,我们在刚铺好的水泥路上搬运石料和修复工具,夜晚只能睡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老人哽咽了。  
  图片中,老人身后是中华千年文化的沧桑,面前是当金河南的繁荣富饶。老人又露出了笑容:“你们是祖国的花朵,一定要守护这世界遗产呀!”  
  伊水河水静静流淌,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也映照着新时代的图像。镜头中老人笑得十分灿烂,那笑容里有文物修复者的坚守,也有中华大地的日新月异。  
  (指导老师:马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