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广
墙报就是用毛笔、粉笔书写在黑板或张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图画。墙报的版面包括报(刊)头、标语、文字、插图等内容。我上小学后,发现水屯完小大礼堂的东侧墙壁上有一块大黑板,内容是高年级学生办的,很吸引人。
上初中期间,班主任老师刘景武让我和王国富同学一起办班级的黑板报。那块黑板在教室后面的墙上,占了很大位置。这么大的版面,怎么布置呢?我俩犯起了嘀咕。虽然王国富字写得不错,我喜欢画画,算得上一对搭档,但毕竟是初出茅庐,心里没底。我在水屯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报头图案资料》,对我启发很大。我很快设计了一张效果图让刘老师看,他没提意见。我先用彩色粉笔画报头,书写美术字标题。底部画一幅天安门城楼。王国富拿着长条木尺在空白处划横格,抄写歌颂祖国的诗歌和散文。那天我们一直忙到天黑才弄完。第二天上午,当老师和同学们走进教室看到图文并茂的黑板报后,纷纷夸奖我们。
黑板报虽然不大,却是一个宣传窗口,是思想文化的阵地,是烘托政治氛围的平台。无论是教室、学校,还是机关、农村、工厂,最显眼的墙壁上都会有一块黑板报。那时候,每逢节日之前,市直机关、单位、学校都会用新闻纸画宣传画,白油光纸书写。文字的空间还用广告色插一些花草、书本、蘸水笔、山水等图案或漫画。凡是路过的人们无不被墙报上花花绿绿的图画和洋洋洒洒的文字所吸引。人们边欣赏,边评论,说哪幅画画得好,哪个字写得好,哪个单位的特刊有水平。我站在旁边看着、听着,尤其是看到哪个字写得好时,插在裤兜里的右手食指便在里面划来划去。就这样,我慢慢学会了版面设计、行草写法和插图点缀等知识。从那以后,我们班里的黑板报很快在年级里出了名,学校见我们班的板报办得出色,又将我选到了学校宣传组,办起了学校的大板报。我到水屯高中上学后,学校团委书记杨欣俊老师让我担任学校团委宣传委员,明确让我代表学校在水屯公社机关院墙上布置庆祝五一、五四和国庆节、元旦节的特刊。既有消息报道、人物速写、经验介绍,也有思想评论、名言警句、智力测验、小谜语、小品、小诗短歌等,让人看了既了解政治形势,又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我参加工作后,每逢重大节日或遇到重大事件,公社党委秘书赵玺总是让我出黑板报、写特刊或到水屯街两侧的院墙上书写大型标语。书写标语一般要有3个人配合,前边有刷浆糊的、有贴纸的,我是提着小桶,用大排笔刷子蘸桶里的墨汁书写黑体字。半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疼。
在驻马店师范上学期间,作为班长的我同时兼任学校团委宣传委员。班里的黑板报我可以安排人写,但学校团委的宣传工作需自己干。学校团委副书记周五四老师不仅让我每周用铁笔在钢板上刻一期《团的生活》油印小报,每逢大的节日还要在学校图书馆东墙上出一期特刊。在此之前,我曾见过上届的师兄郭亮出的特刊版式,心里有点谱。为了办好墙报,我把其他班有绘画、书法特长的几位同学都拉了过来。每次都提前策划、设计墙报内容,在绚丽多彩的版面上,力求让人看了赏心悦目。为了提高书法和绘画层次,我多次向美术老师陈集信、龙子旺请教,不仅学会了用毛笔、排笔、斗笔书写的技法,楷书、行书、隶书、篆书、魏体、美术字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还掌握了素描、速写、水粉画、水彩画、国画的绘画技巧。我每天要上课,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刻蜡板、出特刊。为了节省时间,我走路都是小跑。办墙报几乎成了我的主要任务之一。我把办墙报视为精神家园,总觉得眼前就是百花园,自己就像一只痴迷的小蜜蜂,整天乐此不疲地在这群芳斗艳的花丛中飞翔。
如果把办墙报视作精神家园的话,那么,我的中学时代和后来的青春岁月里,曾把不少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了这片家园中。我并不后悔,因为这是一种学习,一种奉献,一种精神追求,也是人生中的一大快乐。
主要内容:回望乡村风貌,讲述乡土故事,传承天中文化,揭示深刻内涵。
个人简介:王太广,河南汝南人。生于农村,饱尝生活艰辛,他的作品通俗自然亲切。多篇作品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作家文摘》等报刊上发表,在《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分别开有专栏。